虞敏儿:守艺30余年只为非遗菱湖彩灯传承
今年71岁的虞敏儿,做菱湖彩灯已有30余年。走进他在凤凰街道凤凰一村的家中,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张偌大的工作台,和满满一墙的鱼形彩灯。说起彩灯,虞敏儿眼中总是闪着光的。
“每个菱湖人,肯定都听说过彩灯的故事。但是在我小时候,满街彩灯的盛景就已经很难再现了。”因为喜欢,虞敏儿在十几岁时,就跟着师傅学做灯笼,从兔子灯、小方灯,到80年代流行的木制方宫灯,他都做过。
数十年来,虞敏儿也曾在船厂、绸厂、酒厂等地方工作过,但一有闲暇,他就琢磨彩灯制作。鱼形彩灯,是水乡人的浪漫。根据父亲对儿时记忆的描述,虞敏儿复原制作了许多鱼灯。
从设计构图,挑选材料,制作骨架,到装灯、裱糊、上色、点睛……鱼灯制作工序有七、八道之多,考量的是艺人在空间架构、色彩搭配、艺术创作等全方面的能力。尤其是构图,最是考验设计者的功力。
“要想把鱼灯做得逼真,就要掌握各种鱼类的外形,测算出不同的数据,才能做出活灵活现的鱼灯。青菱灯弯角大些,肩耸得高些,红菱灯角相对要平些……”在虞敏儿家中,设计图纸叠得老高。
虞敏儿告诉记者,鱼灯裱糊时也要讲究技巧,鱼身不能皱,要挺括,过松过紧都不行;上色要有耐心,特别是画鱼鳞,不同位置的鳞片大小不一;为了让鱼灯更加美观、逼真,以前制作用竹子、棉线、纸,现在用铅丝、胶带、布料……
青鱼灯、鲤鱼灯、河蚌灯、红菱灯活灵活现,家中每一盏鱼灯的外形特征,虞敏儿都如数家珍。在他看来,渔业是菱湖的经济支柱,鱼形彩灯,就是水乡文化的结晶。
作为浙江省首批优秀民间文艺人才与南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菱湖宫灯制作技艺传人,虞敏儿的彩灯频频在大型活动中展出,每年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也会有单位邀请他制作。
但虞敏儿却总是感慨,现在愿意做鱼灯的人越来越少。他也曾举办过多次培训班,但最终留下来的人没几个。
这几年,虞敏儿受邀成为了当地成校的老师,将彩灯的技艺整理成简单易学的制作方案,带进课堂。“彩灯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其实也在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祝福。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喜欢彩灯制作,让菱湖彩灯能够传承下去。”虞敏儿说。(中新网)
下一篇:没有了
虞敏儿:守艺30余年只为非遗菱湖彩灯传承...
今年71岁的虞敏儿,做菱湖彩灯已有30余年。走进他在凤凰街道凤凰一村的家中,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张偌大的工作台,和满满一墙的鱼形彩灯。说起彩灯,虞敏儿眼中总是闪着光的。“每个菱湖人,肯定都听说过...
高振海:雕朽木成大器 让枯木获新生...
一根枯木,在普通人看来不过是一块可以烧火的柴火,而在根雕人的眼里,是时间的沉淀,潜藏着文化与艺术的底蕴。都说朽木不可雕,其实是没有遇到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家。当这些看似不成器的枯树根一旦进入艺...
痴心陶塑三十载的非遗传承人徐鸿伟...
近日,走进西峰区肖金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徐鸿伟的陶塑工作室,只见四面的展示柜里摆放着各式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滴水、筒瓦、抱花脊、宝顶子牙楼、飞椽、云头、龙凤、宝塔、万年青、刻花帖...
工笔重彩绘悦目,浑厚华滋画奇观——记著名画家单耀宗先生...
单耀宗,号南山居士,国礼特供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婺州牧人,浙江省金华人,自十岁就接触绘画启蒙,速写人物、动物、山水写生,自幼聪颖,心摹手写,醉心画技,青年时遍寻名师,在动荡年代更是...
正知、正念、正行 ——记周恩来特型演员何国锋先生...
为纪念建党100周年献礼,红色电影《我要当红军之革命妈妈》主演周恩来中外资深文化旅游策划师西安市助老爱幼公益慈善基金:副理事长多次组织策划深圳青少年、中老年协会团队参加东南亚国家文化交流...
书画家王义《红星放光辉,艺术献给党》庆祝建党99周年...
7月1日,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从1921年到2020年,99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初心未变、使命在肩,始终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