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照进现实:书画艺术家杨鲸老师的艺术之路
【前言】
梦想是一种目标!梦想是一种希望!梦想是一种期待!梦想是人类天生拥有的无价之宝! 梦想会使你向上仰望,向高处攀登;会使你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释放出来;会使你的生命历程的预言有可能实现。
试想,假如人生没有梦想,那将会是什么样的日子?试想,假如我们散失了梦想的能力,能否还会有打开生命之门的热情、耐心与勇气?可遗憾的是,我们常常不敢、不善于去梦想。其实,只要懂得判断能够实现的梦想和近乎虚妄的梦想(幻想)之间的差距,拥有梦想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杨鲸老师就是一位敢于梦想、善于梦想,因“梦”而向上仰望和攀登,最后将“梦”的预言变为现实的人。她的绘画历程是一个励志的故事,是一种“心若在、梦就在”进取精神的体现!
杨鲸 女,字慧行,1963年生于云南省个旧市,现居地昆明市;云南长城书画院外联主任,水墨丹青书画院会员,中国炎黄画院院士,2017年被中国国画院和全国大国名匠艺术家评委会授予“大国名匠艺术家”荣誉称号。
1
一朝入梦,终身未醒
杨鲸老师是笔者的老乡。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她。此后,便开始陆续交往,在交往中,她告诉我:
在退休之前,她根本没想到会与绘画结缘。2014年9月24曰晚上,她做了一个与画有关的梦。第二天起床,如梦方醒,终于知道了自己接下来不是去跳广场舞,不是东西南北去串门,而是要画画。从此,她便走上了艺术之路。
梦想是有了,但她没有上过艺术学院,也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甚至宣纸的生熟和笔墨纸砚都分不清。要画画谈何容易?换成别人,早就梦幻泡影了。然而,杨鲸老师是敢于追求梦想的人;是领悟活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睿智女性!
不会画就学,不会画就问,不会画就找老师。为了学画,她甚至到了只要遇到会画的人就有拜师的念头。痴迷程度可见一斑。为此,她吃了许多闭门羹,也受到过无数次嘲讽与打击。可她依然“美梦不改”,张三不教,求李四;李四不教,拜王五;近处不行跑远处,省内不行飞省外。在学画的道路上“顶风冒雨”,“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始终不改初心!
不耻下问的执着,不怕打击的追求,不计成败的痴迷,终于使她像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在画坛里跌跌碰碰地学会“走路”了!
这一路的艰辛与心酸,只有她自己最清楚!但她为梦想而作出的努力,感动了所有熟悉她的人。 云南省委原常委、云南省军区原政委陶昌廉将军亲自为她题写了 “一朝入梦,终身不醒” ,可谓对她的艺术之路作了高度而经典的概括。
2
心若在,梦就在
“路”是会走了,但要走好、走快,对于绘画功底差的她来讲,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她不得不上下而求索:不断的向名家大腕请教、学习、临摹;不停的绘画、感悟、反思;不懈的拼搏、努力、奋斗。
从她的微信中,可以看到向方凌老师、于飞老师学画;跟胡长林、倪进祥学书法;跟身边所有值得她学习的人学习她不懂、不会、不了解的一切。
也许有人会认为杨鲸老师这样执着绘画,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作基础,有无所事事的宽裕时间,实际上恰恰相反。杨鲸老师退休前是公交车的售票员,收入并不高,拜师学艺、人来客往让她在经济上经常捉襟见肘。加上她的豪爽性格,初期的作品常常是免费送给朋友,自己贴笔墨纸砚。即便是现在,也常常给朋友赠送她的作品。
而时间上,她更是恨不得有分身术。女儿与女婿都在航空公司上班,孙孙从小由她一手带大。为了不耽误学画、画画,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从背着孙孙画到抱着孙孙画,再到婆孙一起画画,几年如一日。
图为孙子三个月时
图为孙子三个半月时
图为孙子四个月时
图为孙子五个月时
图为孙子5个半月时
真可谓“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3
美梦成真是她最大的快乐与追求
人生需要寻找,美好才会如约而至;人生需要梦想,快乐才与岁月相伴。翻开人类的历史我们便可发现,我们能够从卑贱贫困中解放出来;我们能够从庸俗罪恶中举拔出来;我们今天能够拥有电灯、电话、电视、汽车、飞机等等,所有这些,都得感谢前人的寻找与梦想,及为此奋斗的人。
假如我们从人类历史上删去那些梦想者的丰功伟绩,人类的历史就是白纸一张,毫无价值可言。
可以说,我们所面临的每一次挑战,都是由梦想者来解决的,我们今天的文明和现代社会所展现的一切,追根究底也是过去各个时代的梦想的总和,是那些梦想实现的结果。
杨鲸老师虽然不能和那些发明家相比,但她抛开了别人的偏见与嘲讽,认真去寻找一个自己的梦,自由地、骄傲地活出了生机勃勃的自我,一样值得学习与尊重。直到今天她的作品走进政界、军界、商界和普通百姓家,她的梦依然还在!她表示,如果有来生,她一定还会画画,梦想成真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与追求!
在她的画里,笔墨线条融入了她的热情、激情和积极追求美好事物的心境,体现了她对自然、人生的感悟,透露出她对生活美的追求。她的作品里绝对含有:不耻下问、不甘失败、不拔之志的励志能量!会给人一种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感悟的启示!一个退休的公交车售票员,几年时间把画画到这个份上,翻遍中国也寥寥无几!
从此角度来欣赏她的作品,从此思维来审视她的作品,她的画不是幅画!而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和一种“心若在梦就在”的进取精神体现!
她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引起广泛的关注,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也取得骄人的成绩:
得到了很多老领导的肯定:
云南省政府原副省长梁公卿赠杨鲸老师墨宝
云南省委原常委、秘书长张宝三赠杨鲸老师墨宝
云南省军区原司令员黄光汉将军 赠杨鲸老师墨宝
武警云南省总队原政委王永银将军 赠杨鲸老师墨宝
解放军二炮某基地原政治部主任董海钧将军 赠杨鲸老师墨宝
4
杨鲸老师作品欣赏
韩玉臣两幅油画作品被俄罗斯国家博物馆收藏...
8月30日,俄罗斯文化部前副部长、国家博物馆馆长阿拉·玛尼洛娃,向中国画家韩玉臣颁发了《炊烟》和《圣心天昭》两幅油画作品的收藏证书,同时介绍了7月6日至8月30日韩玉臣在俄博举办展览的盛况,高度...
单建征:“非遗”匠人用雕刻“留住”乡愁...
一块木头,从木材变成木雕工艺品,需要工匠的精雕细刻。近日,在衡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单氏木工雕刻传承人单建征的家里,数不胜数、形态各异的木雕作品无处不在,令人目不暇接。单建征,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
孟树锋:用耀州瓷记录时代 记录生命旅程...
中新网西安7月23日电题:“陶瓷为命”的非遗工匠孟树锋:用耀州瓷记录时代记录生命旅程作者李一璠阿琳娜“用瓷器记录时代,记录我自身的生命旅程。与陶瓷结缘的这一生,我时常感恩这是命运的馈赠。”第...
黄永玉:我一辈子去过南京两次……...
“我们的父亲黄永玉因病于2023年6月13日3时43分离去。我们尊重他的意愿:不举行任何告别,追悼仪式。”6月14日,著名画家黄永玉子女向外界发布了消息。黄永玉,1924年7月9日(农历)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
“画坛鬼才”黄永玉去世,骨灰作为肥料回到大自然去...
黄永玉于6月13日去世,其子女在今天发布的声明中公布了这一消息。声明由黄永玉的子女黄黑蛮、黄黑妮、李洁琴携孙黄香、黄田共同发布,声明称:我们的父亲黄永玉因病于二O二三年六月十三日三时四十三分...
书画家黄永玉去世不举行任何告别追悼仪式...
据央视新闻消息,6月14日下午,黄永玉先生子女黄黑蛮、黄黑妮、李洁琴携孙黄香、黄田发布讣告:“我们的父亲黄永玉因病于二〇二三年六月十三日三时四十三分离去。我们尊重他的意愿:不举行任何告别,追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