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礼刚:坚守42年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中新网孝感8月6日电 题:湖北“皮影王”:坚守42年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作者 武一力 王方
正月唱灯戏,三月唱祭祖戏,五月唱端阳戏,八月唱中秋戏……一年演出364场,每天唱戏3小时,在皮影戏的光影交织中,秦礼刚坚守了42年。
1949年生于“湖北皮影艺术之乡”孝感市云梦县的秦礼刚是国际木偶联会会员、皮影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978年开始从事皮影艺术事业。此后,他每年表演364场,累计演出15000余场,被戏迷们称为“皮影王”。
秦礼刚介绍,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以兽皮或纸板做成剪影,在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融绘画、刻纸、说唱、戏曲于一体。而云梦皮影戏在传统皮影戏的基础上融入了楚剧、汉剧特色,深受当地人喜爱。
1984年,秦礼刚将自家楼房改造成“梦泽影戏馆”,记者近日到此进行探访。
“梦泽影戏馆”坐落于云梦县城关镇的一条小巷里,周边商铺林立,让它看起来有些不起眼。殊不知,这里年均接待海内外戏迷5万余人次,云梦皮影戏也正是从这里走向中国,走出国门。
走进“梦泽影戏馆”,一块幕布将展馆一分为二。幕布外侧的观众席摆放着10排长凳。秦礼刚说,疫情之前,这里场场演出人满为患、一座难求。“戏馆的‘规矩’是上午11点半‘开锣’,下午2点半‘吆锣’。除了除夕,每天雷打不动演出3小时。”
幕布内侧则是表演台,约2平方米的空间挂满了秦礼刚亲手制作的服饰和人物道具。“我的皮影戏剧目5年轮回一次,天天不重样。故事从《封神演义》唱到唐宋元明清,再到清朝道光皇帝。”方寸之间,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展现在观众眼前。
云梦皮影戏不仅让当地人为之痴迷,还吸引了众多海外“粉丝”。近年来,许多来自欧洲、非洲等地的影戏爱好者们特地来到“梦泽影戏馆”,一睹皮影戏的魅力;秦礼刚和他的云梦皮影戏也越来越受到海外的关注和欢迎,多次被邀请到法国、美国进行展演、教学。
“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是极其有价值、有魅力的。”但随着电视、电影的发展,皮影戏在人们生活中渐行渐远,如何“抢救”传统艺术?“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它,它才能传承。”秦礼刚表示。
秦礼刚决定在传统皮影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把时事热点、生活日常和动漫、动画融入其中。疫情防控期间,他用皮影戏的形式传播“防疫守则”,告诫大家“勤洗手、戴口罩”;近日,他创作了消防题材剧本《119折服孙大圣》,“希望借助‘孙大圣’这个男女老少喜闻乐见的形象,向更多人传递消防安全知识,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坚守与传承,只为深耕传统文化土壤。”秦礼刚表示,将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发扬光大,走出国门,是非遗传承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完)
下一篇:没有了
秦礼刚:坚守42年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中新网孝感8月6日电题:湖北“皮影王”:坚守42年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作者武一力王方正月唱灯戏,三月唱祭祖戏,五月唱端阳戏,八月唱中秋戏……一年演出364场,每天唱戏3小时,在皮影戏的光影交织中,秦礼刚坚守...
侯氏葫芦雕刻烙画传承人让葫芦“讲故事”...
8月5日,侯景伟在葫芦上进行创作。今年55岁的吉林四平人侯景伟自幼与家人学习雕刻、烙画艺术。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他将浮雕和烙画工艺相结合,通过抛光、起稿、雕刻、烙烫、套色等十余道工艺,制作展现传...
北安木雕第四代传承人李宝峰对木雕的热爱...
新华社哈尔滨8月5日电(记者刘赫垚徐凯鑫)选材、雕刻、打磨……在布满木屑的工作室内,李宝峰借着一盏灯光在创作。李宝峰出生于1986年,是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北安木雕的第四代传承人,从...
邱泽源临摹国宝级书画藏品《韩熙载夜宴图》...
历时一月让经典再现,绵竹年画艺人临摹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宝级书画藏品《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作品,现存宋摹本,绢本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目前存...
著名书法家程月亮先生挥毫泼墨庆“八一”...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用书画艺术的形式弘扬时代主旋律,歌颂党和人民军队的丰功伟绩,展现广大军民改革强军的深度融合发展,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奋力追赶超越,实现“五个扎实”的坚定信心,以...
虞敏儿:守艺30余年只为非遗菱湖彩灯传承...
今年71岁的虞敏儿,做菱湖彩灯已有30余年。走进他在凤凰街道凤凰一村的家中,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张偌大的工作台,和满满一墙的鱼形彩灯。说起彩灯,虞敏儿眼中总是闪着光的。“每个菱湖人,肯定都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