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祁彦斌参加第十届通渭县书画艺术节书画交流

发布:2020-08-16 22:52 栏目:人物 编辑:Rmscw 来源:人民收藏网

第十届通渭县书画艺术节之祁彦斌书画交流

——品千年书画韵,闻满城翰墨香

祁彦斌,笔名墨者,著名画家,1973年生于定西岷县。现任甘肃博渊书画院理事,江西瓷都艺术文化研究会工艺美术师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美协会员,甘肃博昱书画艺术研究院(中国国画院甘肃分院)常务副院长,补初禅意书画研究院特聘画家。

交流时间:2020年8月16日——8月22日

交流地点:通渭悦心国际书画村348室

2013年获全国水墨画个人成就奖

2014年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全国书画大赛铜奖

2015年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全国书画大赛银奖

新疆昌吉举办个人书画作品展多次,作品前后多次入选入展书协、美协、中华诗词学会等全国艺术机构主办的全国展赛,并时有获奖;数以百余次入展国家各部委、各省市文联、书协、美协等主办的全国性展赛并多次获奖。深得广大收藏者与同行的收藏好评,受到各媒体的报道和关注。艺术特点:幼承家学,酷爱书法、绘画、诗词等传统艺术,尤擅画牡丹、山水,工诗词。墨牡丹有一定的新意和突破,追求“趣在法外的”情随笔转,达到心手双畅的境界,二十余年,临创不辍,诗书画印个人风格凸显。

丹青日臻 翰墨传情

——祁彦斌老师作品欣赏

时近岁末初冬,和祁彦斌老师同在一个城市,唯读其画。唯读其画,又识祁老师。祁彦斌夫如何?踏入他的作品,仿佛置身于与尘嚣毫不相关的世界,那里有烟水云林,一派山明水阔,宁静悠远;当然,作为一种客观的释读,祁彦斌老师的山水画尽管还有着诸多可圈可点之处,但不可否认其艺术探索仍需要有一个从尚未成熟到成熟的过程。比方说,如何以意为之、师古人之心不师古人其迹;笔墨语言如何再精进与讲究等都将是他今后需要开展的课题。

他的冰雪画,静谧而悠远,其作品承载着特定的诗性、悠远的意境与心灵的寄意,表现着画家回归自然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境界,依据雪的不同的纹理采用不同的执笔方法,大量的泼白展现北国浩瀚无垠的茫茫,而实际上在祁彦斌老师的冰雪画里可看到他的用心所在,他画的是自己甘肃老家的乡村雪景,光秃秃的树身在冬日雪后初晴的暖阳下衬得更加凄清,望着这些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和涓涓沉思,田坝上一切东西都在蛰伏着,一片沉寂,亦觉沉默无语,它们都在沉默中孕育积蓄着力量,准备着想萌动抑或破土而出,这样的联想充满着感怀,是其生命中最难以忘怀的生活经历,故而在其作品自然而言也就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充满顽强的生命力了。

除却情之所系,从艺术本身而言,笔墨才是中国画最为核心的语言系统,从“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别其阴阳”,到“写胸中逸气”,“笔墨”不仅包含了从造型、色彩、质感到结构、空间、明暗等各种表达形式,同时更蕴含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品格、修养,可以说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都具有极强的承载能力。

山水画家在表现自然的过程中,正是凭借笔墨来立意为象,由此而言,品读祁彦斌老师的山水画作,不妨先将视野投向他独到的艺术语言:其山水多有古风,野水豁然,多为峰,林,壑,谷,点染皴擦各尽其法,妙在周天宏润,巧在顺其自然,亮丽之中见浑厚,不失其笔墨大意,拙亦自在本心,流水涓涓。构成一种宽厚一种平淡一种直白,观其墨色,非厚重,非轻淡,饰以泼彩,浑然不失方寸。

每一个画家都有自家面目,近几年来,祁彦斌老师潜心研究创作以牡丹为题的作品颇多,他笔下的牡丹,突破一些传统的程式:墨牡丹深沉含蓄、紫牡丹淡雅清新、红牡丹热烈奔放、绿牡丹青翠如碧、蓝牡丹清澈晶莹、黄牡丹雍容华贵、白牡丹洁白如玉、风牡丹则风态十足,色娆欲动、雨牡丹犹如春雨菲菲,潮湿滋润,与物候、与人文、与时空,融为一体。他常年奔走于祖国各地,重视从生活、从自然中得到感受、得到激动,不仅仅追求它们的形似,而是通过饱满的情趣、生动的笔墨,赋之以新的意境,在单纯中求变化,在随机中求自然,力求发挥笔墨写心的效果,生动尽致。

祁彦斌老师的墨牡丹有一定的新意和突破,墨牡丹因为用色比较单一,因此要充分发挥“墨分五色”的特点,以不同的用笔速度、提按力度、水分多少,表达内美生机,从细节看,祁彦斌老师的作品里,叶子墨色略重于花朵,以虚笔将叶筋穿插在叶子中间,与花叶的滋润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变理性的匠心经营为“趣在法外的”情随笔转,达到心手双畅的境界,既有迎风呈露之态,又有脉脉含情之姿。

所以,祁彦斌老师笔下的艺术,并不需要翻译,要的就是一种感觉!但前提是,必须是美!祁彦斌老师是七零后,我是九零后,我很敬佩他的一心向画和心细如丝,但我心底更多的渴望是继承、创新和神奇这几个词加在一起出现新的奇迹,充满更多生机!





上一篇:白煦52件书法作品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下一篇:李志强:气韵染风骨,笔墨写丹心

相关内容
李志强:气韵染风骨,笔墨写丹心...

孟子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孟子•告子上》)。从中可以这样认为:人们对生活现象美、艺术现象美的共同感觉所引起的"共同美"的共同追求,是不分国界肤色...

2020-08-16 人民收藏网
祁彦斌参加第十届通渭县书画艺术节书画交流...

第十届通渭县书画艺术节之祁彦斌书画交流——品千年书画韵,闻满城翰墨香祁彦斌,笔名墨者,著名画家,1973年生于定西岷县。现任甘肃博渊书画院理事,江西瓷都艺术文化研究会工艺美术师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美...

2020-08-16 人民收藏网
白煦52件书法作品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8月14日,“追梦水云间——白煦水墨书暨白煦书法作品捐赠展”捐赠仪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现场,白煦向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捐赠个人作品47种52件。馆长饶权表示,白煦先生的“追梦水云间”则是...

2020-08-15 人民收藏网
画坛又一高峰——金华书画家单耀宗作品欣赏...

单耀宗:号南山居士、婺州牧人。浙江金华人,现长住北京。现为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国礼特供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徐悲鸿艺术中心艺术总鉴、中国世纪大采风书画院...

2020-08-13 人民收藏网
漳州画家杨幸郎向林语堂纪念馆捐赠画作《水仙花》...

8月10日,著名漳州籍军旅画家杨幸郎向林语堂纪念馆捐赠了他的亲笔画作《水仙花》,该馆负责人现场接受捐赠并为杨幸郎颁发收藏证书。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学恒参加捐赠活动。此次捐赠的画作“水仙花...

2020-08-13 人民收藏网
民间扎刻艺人张占立把枝条秸秆变成了工艺品...

扎刻是指用成熟的农作物秸秆、竹签等材料,靠手工攒装、扎制而成的各类工艺品。从传统的蝈蝈笼、花灯,到各类仿古建筑模型,扎刻工艺品要经过选、剪、削、雕、刻、咬合、粘等流程,工艺细致严谨。民间扎...

2020-08-12 人民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