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杨甜一步步实现着传承侗族刺绣的梦想

发布:2020-10-10 14:09 栏目:人物 编辑:Rmscw 来源:新华网

辛苦半辈子盖起的木楼,被杨甜改成了侗绣博物馆。这个极具侗族特色的木质楼房,一楼展示着纺织机、染缸等制作侗布的设备;二楼的大客厅陈列着侗绣作品,这也是接待周边侗族妇女学艺的地方;三楼则是杨甜自己的侗绣工作室。

这些年,在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同乐村,侗绣技艺传承人杨甜的家最特别,也最热闹。

在侗族,姑娘们自小跟着母亲学习刺绣,杨甜也不例外。“我从七八岁跟着母亲学刺绣,结婚以后又跟婆婆学,绣到现在已经有50年了,从来没腻过。”杨甜对记者说。她的婆婆覃奶时清今年94岁,是侗绣技艺传承人,受婆婆影响,她的绣技越发精进,侗绣作品多次获奖,成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绣)代表性传承人。

侗族刺绣历史悠久,是一种传统的指尖技艺,作品中常见的鸟兽、花草等图案来源于农耕生活,心灵手巧的侗族姑娘用多彩的丝线把图案绣在衣物上,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崇敬。

一整套纯手工的侗族服饰,从纺布到绣制完成,往往需要大半年时间。然而,这样精细艰辛的劳作,过去很难给家庭带来多少收入。杨甜回忆,十几年前,一套侗族服饰只能卖100元左右,“那时家里很困难,我就从早绣到晚,凌晨一两点还在绣,我想尽量多绣一点,卖出去后给女儿交学费。”

渐渐地,杨甜的作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销路逐渐打开,不时有全国各地的客人过来参观。这时,杨甜生出了把侗绣技艺传承发扬的想法。前些年,为了让侗绣文化有一个更好的展示平台,她和家人通过借钱、贷款,历时两年多,把自家房子改建成了侗绣博物馆。

博物馆建好后,许多专家、游客前来参观;杨甜在此培训绣娘,一步步实现着传承侗绣的梦想。

“最开始培训绣娘的时候,没有工资发,只能在家打油茶招待人家,这几年订单多了,政府也支持,大家靠侗绣也能赚钱了。”杨甜说,如今,一套侗族服饰甚至可以卖到七八千元;她们开发的耳钉、手工包等侗绣工艺品,很受香港等许多地方客人欢迎。

杨甜介绍,近年来,同乐乡大力推动侗绣技艺传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运行模式,组织技艺传承人将侗绣技艺传授给当地妇女,带动当地群众300多户参与刺绣,其中贫困户50多户,侗绣作品被销往国内外,实现了助农增收。(潘强 郭轶凡)





上一篇:河北书画家王华作品一一律动在宣纸上的吟唱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杨甜一步步实现着传承侗族刺绣的梦想...

辛苦半辈子盖起的木楼,被杨甜改成了侗绣博物馆。这个极具侗族特色的木质楼房,一楼展示着纺织机、染缸等制作侗布的设备;二楼的大客厅陈列着侗绣作品,这也是接待周边侗族妇女学艺的地方;三楼则是杨甜自...

2020-10-10 人民收藏网
河北书画家王华作品一一律动在宣纸上的吟唱...

王华,字大雨,号隆华,河北省定兴县人,是人力资源部颁发的国家高级美术师。1987年毕业于河北省工艺美术学院,后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深造学习,中国国务院国务外事国宾礼特供艺术家。现为河北省美术协会会员,书...

2020-10-09 人民收藏网
河北书协会员书法家王华作品赏析...

王华,号:大雨,法号隆桦,1969年出生于河北保定市,先后毕业于河北工艺美校,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研修班。现为河北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山水部主任。雪山,草地...

2020-10-09 人民收藏网
葡萄公主侯银银书画作品具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侯银银,1986年出生于贵州息烽,从小对绘画有着级高的天赋,看到实物就想画。某天,被著名画家黄荣华老师发现了她的绘画潜力之后,有幸被收为入室弟子,正式进入传统正派,专.攻苏派葡萄。2017年在北京1...

2020-10-08 人民收藏网
敢把才情别样新——孙吉霖双钩书法价值取舍的意义...

孙吉霖,男,1959年12月出生,山西寿阳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中国一笔双钩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注册培训教师,国家一级书画师,中华书画家协会西北分会副秘书长,中华照...

2020-10-06 人民收藏网
漳州木偶头雕刻非遗传承人杨亚州携作品在图书馆开展...

据中新网漳州10月5日消息,福建省漳州市图书馆展出的《创造偶人世界——杨亚州作品展》,吸引爱好者前来观展。该作品展9月26日开展,将持续到10月8日。现年72岁的杨亚州,出身于漳州著名的布袋木偶世家,...

2020-10-06 人民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