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非遗樟村坪围鼓传承人坚守30余年传承非遗技艺
原标题:湖北六旬“围鼓老人”坚守30余年传承非遗技艺
中新网宜昌10月24日电 (穆然 陈军)“传承非遗文化,更要传承其中深刻的精神文化。”近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镇,60岁的宜昌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樟村坪围鼓代表性传承人王宗刚说道。
夷陵区樟村坪镇地处荆山山脉和巫山余脉之间,围鼓是流行于樟村坪镇内的主要吹打乐乐种之一,长期以来,被广泛地应用在婚姻嫁娶、砌屋接板、上梁、生伢打喜、老人祝寿、集会庆典等场合。
王宗刚的爷爷王绍举是樟村坪围鼓第二代传人。从记事起,樟村坪围鼓就经常出现在他的生活中,“鲜艳的服饰,或清新明快,或活泼热烈的乐声总能吸引我的目光。”王宗刚说。
1988年,王宗刚开始跟着爷爷学艺。最初,由于学习条件有限,他只能先仔细观察,然后模仿训练,“那时人年轻,出去表演也觉得热闹,所以对围鼓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渐渐地,他不仅对围鼓中的五样乐器喇叭、鼓、锣、马锣、叶子全部精通,而且学会了围鼓曲牌100多首,成为了整个樟村坪镇围鼓曲牌最原始纯正的围鼓艺人。此后,他开始收徒传授技艺。
王宗刚介绍,樟村坪围鼓音调清新活泼,曲目集民歌、戏曲音乐和道乐于一炉,既具北方音乐的气质,又体现了南方音乐的风韵,而围鼓班子通常由六个人组成。
“鼓的节奏非常重要。”王宗刚说,在围鼓乐队中,鼓师是指挥,需要掌握乐队的演奏程序、节奏和速度。因此,他重点教授鼓师,用各种手势提示唢呐吹什么曲牌,击乐打什么点子。
30余年来,为保护传承樟村坪围鼓,王宗刚积极带徒弟教授技艺,并定期排练,相互切磋,共同提升。此外,他还带领乐班参加各种活动和比赛,积极支持和组织本地民间文化活动。
如今,夷陵区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与樟村坪镇政府制定了樟村坪围鼓五年保护计划,对樟村坪围鼓进行了普查,整理了部分纸质和电子资料,对重点传承人进行了登记。
在各方努力下,樟村坪镇有了50多个围鼓乐班,300多人从艺。“我也会努力遵循当初爷爷给我定下来的规矩,把樟村坪围鼓好好传承下去。”王宗刚说。(完)
下一篇:没有了
宜昌非遗樟村坪围鼓传承人坚守30余年传承非遗技艺...
原标题:湖北六旬“围鼓老人”坚守30余年传承非遗技艺中新网宜昌10月24日电(穆然陈军)“传承非遗文化,更要传承其中深刻的精神文化。”近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镇,60岁的宜昌市级非遗代表性项...
蜡染艺人杨正华获“贵州民族蜡染艺术大师”称号...
在贵州省民宗委、省文旅厅、省文联共同组织开展的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大师评选中,全省有23名蜡染艺术人才获得“贵州民族蜡染艺术大师”称号。平坝区苗族青年杨正华正是其中的一员。10月21日,记者在天...
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周美洪:千年徽墨需代代传承...
原标题:中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美洪:千年徽墨需代代传承中新社合肥记者赵强“徽墨的历史有1200多年,它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父亲退休后,我就进了这个厂,工作了42年,现在我已把这个担子交给了我儿子。...
画家杨阳向马鞍山市捐赠书画艺术作品...
10月18日上午,著名画家杨阳书画作品捐赠仪式暨《彩墨徽州——杨阳捐赠作品展》在市博物馆举行。此次活动是市文旅局在第32届马鞍山李白诗歌节期间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既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表达...
老匠人晒手艺展示非遗魅力...
“箍桶、根雕......我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这些传统技艺了,这次特地带着孩子来胡陈旅游,还能近距离认识传统非遗项目真是太好了。”来自上海的游客葛女士说,对孩子来说,这比生硬的文字教育生动多了。10...
歌手张信哲一位“深藏不露”的收藏家...
中新网上海10月16日电(记者徐明睿)以《爱如潮水》《爱就一个字》等歌曲闻名的张信哲,不仅是名歌手,也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收藏家。10月16日,《民·潮》艺术展在上海震旦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