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从灿 :剪刀舞处纸生花执着追梦传技艺
一张薄薄的彩纸,一把寻常的剪刀,眼睛里放着光,时不时专注地看看你的侧面,剪刀上下飞舞,不到五分钟时间你的侧影就呼之欲出,剪影线条流畅,你的神韵跃然纸上,你惊叹剪纸高手这绝妙的技艺,却不知他的剪纸功夫是自学而成。他就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庄从灿(又名庄果),他的剪纸名扬海内外,所创作的剪纸多次作为礼品赠送给世界各国,深受喜爱;他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年所创作的马克思肖像纤豪毕现,获得组委会的高度认可,肖像被各个活动场合所采用。但是谁也想不到,剪纸仅仅是庄从灿的“副业”,因为喜欢,痴迷三十余年。
听从内心呼唤
持之以恒学习剪纸
庄从灿1976年出生于敖平镇,父亲是敖平中学的教师,他在敖平中学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小时候母亲和外婆过年时节用一把剪刀就能在大红的纸上剪出各种图案,贴在窗上,窗明几净,配上红彤彤的剪纸,充满了节日喜庆的气氛,也在小小的庄从灿心里播下了一颗探索艺术的种子。他们家楼下住了一位美术老师,老师的门上贴了一张引颈高歌的大红公鸡剪纸,每次经过的时候,庄从灿都会注目很久,大红公鸡栩栩如生,让他对剪纸艺术又一次神迷。小小的他,对艺术、对剪纸充满了好奇,他开始学习画画,学习剪纸。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但剪纸盛行地主要在陕西、江浙、河北、山东等,这些地方剪纸或许是家喻户晓的技艺,但在四川会剪纸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庄从灿没有师父,只有外婆和母亲教给他的基础,加上绘画学习的色彩、构图等知识,他开始自学之路。
学校毕业之后,庄从灿没有走上专业的艺术道路,为了生计成为了一名负责压力容器安全的管理员。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继续通过网络、书籍等学习剪纸艺术,这是个艰难的过程,没有同伴,只有自己在剪纸的路上踽踽独行。没有人可以交流,甚至还有朋友不理解,大家觉得剪纸应该是心灵手巧的女子所拥有的技艺,而不是一个粗犷的男子该去学习的。庄从灿因着内心的喜爱,在剪纸这条路上孤独地走着,不断地揣摩和锻炼技巧。他每天大量地练习剪纸,有时甚至达到了崩溃的状态。功夫不负有心人,庄从灿越来越纯熟的技艺为他带来了机遇。他的作品参加了2013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彭州分会场的展出,得到中外嘉宾的好评。在第一届白鹿·法国古典音乐艺术节中,市政府把《青花瓷》剪纸系列作品作为礼品赠送给法国友人。
钟情肖像剪纸
苦练技艺终获成功
作为四川为数不多的剪纸艺人,庄从灿成为了彭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2014年庄从灿有机会接触到肖像剪纸,这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艺术之门。肖像剪纸的艺术家在现场手、眼、刀配合得天衣无缝,几分钟时间一幅栩栩如生的肖像就呈现出来,让庄从灿叹为观止。他又开始肖像剪纸的学习。除了剪刀,工具还加了刻刀,没有老师,就自己在网上找资料;要求自己每天至少要剪50张肖像。刚开始手、眼、刀配合一点也不协调,剪出来的线条生硬,肖像没有神韵,一天、两天……这是一个枯燥漫长的过程,要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
随着庄以灿不断地学习和练习,2015年10月以他儿子为原型创作的剪纸作品《守望——红色围巾》以及《守望——阳光灿烂》参加由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看四川——民间文艺创作工程优秀作品展”的展出被评为“优秀作品”(为最高奖)。《守望·红围巾》图面是一个小朋友用围巾包住头和脖子,露出两只大大的眼睛,眼睛里能看到了一种光,这像极了庄从灿在剪纸路上的探索,守望终将会迎来希望。庄从灿多次受邀参加海内外艺术展演活动,并广受好评。每次剪纸动作看着是那么的云淡风轻,庄丛灿却说,剪纸很苦很孤独。每次展出的作品,庄从灿都会花上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去构思、创作,反复地修改,自己觉得不满意就重新再来过,马克思的肖像庄以灿用剪刀和刻刀花了三个月时间才创作出满意的作品。
传承传统文化
创新注入活力
为什么喜欢剪纸?庄从灿说,因为剪纸是有正能量的艺术作品,是积极向上的、喜庆、吉祥的,是一种祝愿生活越来越美好的艺术形式。逢年过节遇到喜庆之事,人们用剪纸送福送喜,剪纸作品里也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精华,看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场景,无不鲜活有趣,活灵活现地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这种来源于生活的艺术,使得庄以灿在剪纸的过程中变得专注、细腻,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庄以灿认为,剪纸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虽然只有他一个人在剪,但是他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要把老祖宗的技艺传承下去,并展示给人们看。而且剪纸能让人心静下来,让他不害怕孤独。看到自己创作出的作品,他觉得,没有比这更好的安慰了。
谈及未来的打算,庄从灿想用剪纸这种方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了一套既属于传统剪纸艺术一脉又融合了版画、素描等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把剪纸艺术传承下去。看到庄从灿明亮而坚定的眼神,仿佛可见日后剪纸艺术驰而不息。普通的剪刀在庄以灿手中就成了作画的“笔”,经他妙手加工后,一张黑色的纸就变成栩栩如生的人像剪影,他会把“剪纸”这门传统文化更有力地传播出去,“剪”出一片新天地。
下一篇:没有了
庄从灿 :剪刀舞处纸生花执着追梦传技艺...
一张薄薄的彩纸,一把寻常的剪刀,眼睛里放着光,时不时专注地看看你的侧面,剪刀上下飞舞,不到五分钟时间你的侧影就呼之欲出,剪影线条流畅,你的神韵跃然纸上,你惊叹剪纸高手这绝妙的技艺,却不知他...
工艺美术陶艺家黄志伟抗疫作品获国际大奖...
12月13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石湾陶艺家黄志伟收到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亚太地区分会邮寄的一份包裹:他创作的抗疫题材陶塑作品《致敬英雄》 获得亚太地区“疫情期间创作手工艺品大赛奖”的获奖证书及...
著名书法家李啟泰——取法兰亭 师而不拘...
李啟泰,男,汉族,1972年12月29日生,48岁。1998年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水工专业,1998年至2015年在云南省铁路总公司工作,分别担任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分公司副总经理。2015年至今在云南宏泰建筑劳务有限公...
著名书法家曹柏崑向天津博物馆捐赠书画作品...
12月3日,曹柏崑书画作品捐赠仪式在天津文化中心贵宾厅举行。天津著名书法家曹柏崑先生将自己倾心创作的行书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绘画作品《圣地之光》捐赠给了天津博物馆,书法作品《春夜喜...
竹刻“非遗”传承人王国荣:铁笔刀功 雕琢艺术人生...
形神兼备的牛角雕、韵味十足的龟雕、厚重凝练的碑刻……在市区仓桥直街张桂铭艺术馆附近,有一间闹中取静的工作室“可镂斋”,斋主就是“匠人”王国荣。王国荣说,《荀子》的著名格言“锲而不舍,金石可...
孙仲汇谈古钱收藏:两汉五铢...
升值缓慢的两汉五铢对于初学者来讲,却是一个福音,花不了多少钱就可以买上一大堆,除了研究学习,说不定还能淘到一些罕见版别。作者孙仲汇五铢始铸于公元前118年的汉武帝时代,直至隋末才寿终正寝,中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