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历史故事绘画作品《竹林七贤》解析
傅抱石书画作品《竹林七贤》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
这是傅抱石典型的历史故事绘画作品,描绘我国魏晋时期历史人物嵇康、阮籍、向秀、刘伶、阮咸、山涛、王戎的故事。傅抱石非常喜欢“竹林七贤”这一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创作了不少绘画作品,将竹林七贤不同凡响的艺术才华和道德境界在画面中形象地表达出来。
竹林七贤作为高逸、放达而具有卓越才华、超越世俗的文人士夫的精神象征,一直成为传统文学艺术的表现对象。此幅《竹林七贤》徘徊于清幽的竹林之间,或品茗饮酒,或徐行远眺、或弹琴,或斟酌文辞,为文士雅集的具体写照,非常逼真地刻画出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也从中寄托了傅抱石自我的价值理想和精神情怀。竹丛用淡墨、写意笔法勾画,青绿烘染,营造出清幽宁静的画面氛围,衣纹则以细笔勾勒,细劲简雅、洗练畅达,给人以清雅空灵之感。
上一篇:傅抱石诗意题材作品《琵琶行》解析
下一篇:没有了
傅抱石历史故事绘画作品《竹林七贤》解析...
傅抱石书画作品《竹林七贤》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这是傅抱石典型的历史故事绘画作品,描绘我国魏晋时期历史人物嵇康、阮籍、向秀、刘伶、阮咸、山涛、王戎的故事。傅抱石非常喜欢“竹林七贤”这一主...
傅抱石诗意题材作品《琵琶行》解析...
傅抱石《琵琶行》1940年创作作品此为傅抱石根据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莫辞更坐弹一曲”等诗句进行创作的唐...
傅抱石历史人物作品《殿庭对话》赏析...
《殿庭对话》局部傅抱石在《壬午画展自序》中曾说,“为了山水上的需要,所以也偶然画画人物”,“营制历史上若干美的故事”,因此也会不间断地选择人物画创作的题材和内容。《殿庭对话》即为傅抱石创作...
故宫博物院藏书画作品《仙山楼阁图》创作背景简析...
此图是王时敏为友人陈静孚之母七十寿辰而作。王时敏(1592—1680年),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画面上峰峦叠嶂,林木葱郁,流泉曲绕,长松挺立。山谷中点缀着茅亭草舍,环境清幽。在构图和笔墨方...
黄胄少数民族风情《驯马图》书画赏析...
作品尺寸达到了26平尺。画中用极具张力的对角线构图,表现一勇敢自信的少数民族少女驾驭黑色骏马时,马前蹄腾空而起的瞬间。骏马蹬后腿、立前蹄、嘴微张、鬃飞扬,画家用劲健的笔触勾勒出马的轮廓,并以...
于非闇晚年代表作《大丽花》创作背景简析...
大丽花尺寸:89×49cm于非闇于1955年创作《大丽花》是于非闇1955年创作的作品,以老舍庭前所种大丽花为“画稿”,并赠送老舍先生。粉红的大丽花在春风中摇曳,两只蜜蜂飘忽飞来,更增加了作品的诗意。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