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救国捐”由沧州革命军事馆收藏
收藏人无偿捐赠
抗战时期“救国捐”由沧州革命军事馆收藏
本报讯(记者杨金丽)日前,沧县捷地回族乡捷地村村民张金海,向沧州革命军事馆筹备组捐赠了他们家世代收藏的抗日战争时期的“救国捐”。这些展品将在沧州革命军事馆展出。
8月20日,《捷地发现抗战时期“救国捐”》经本报报道后,引起强烈社会反响。献县女作家王小丫与记者联系,表示要采访“救国捐”收藏者张金海,探知更多渤海回民支队的故事。《北京日报》记者也联系本报记者,表示要报道这件事。沧州革命军事馆筹备组负责人孙福军得知此事后,专程来到张金海家中,仔细查看“救国捐”,并动员他捐出来,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历史。于是张金海捐出了家中珍藏的7张“救国捐”,以及“救国捐”主人、爷爷张太和的画像。筹备组为他颁发了捐赠证书。
据悉,沧州革命军事馆由沧州军分区今年1月在青县投入建设,9月底开馆。该馆展厅1525平方米,系统展示沧州革命军事历史,建成后将成为我市红色文化传承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张金海今年69岁,土生土长的捷地人,从小在运河边长大。他说,这些“救国捐”都是爷爷张太和(有的“救国捐”写成“张泰和”)当年为八路军及渤海回民支队捐款捐物后的凭证。张太和当年在运河边今捷地渡口大桥附近开有“天利号粮栈”,渤海回民支队队长刘震寰曾在粮栈当伙计,并以此身份为掩护,秘密从事抗日活动。张太和与中国共产党沧州的早期领导人刘格平、刘子芳都有亲戚关系。他痛恨日本鬼子,先后卖了很多地筹钱买了各种物资,资助抗日部队。有汉奸告密张太和暗通八路,恰巧被在日军处做饭的本村厨师听见了,他马上偷偷告诉了张太和。张太和沿运河泅水而逃,躲过了一劫。他介绍,当时张家全家都在秘密为抗日做事。家中的女人们为抗日战士做军鞋,十几岁的父亲秘密运送抗日物资。父亲曾跟他说,当时他骑驴,鞍子下藏着手枪、子弹,或者其他物资,通过日本鬼子的炮楼和岗哨。因为年纪小,不引人注意,他一次次机智地化险为夷。
张金海家中原本有不少“救国捐”,开始没太重视,丢了不少,剩下的7张,也因年代太久而磨损严重。筹备组将这些“救国捐”带回后,请专家一一甄别,如今已辨认出“救国捐”上所有的印章及内容。筹备组负责人孙福军介绍,这些“救国捐”内容丰富,捐的东西五花八门,除了钱,还有草帽、汗巾、日光皂等,生动展现了抗战军民的生活环境,对了解抗战时期八路军和游击队克服困难、艰难抗战,以及抗战军民团结一致抵抗侵略等,有重要意义。
下一篇:没有了
抗战时期“救国捐”由沧州革命军事馆收藏...
收藏人无偿捐赠抗战时期“救国捐”由沧州革命军事馆收藏本报讯(记者杨金丽)日前,沧县捷地回族乡捷地村村民张金海,向沧州革命军事馆筹备组捐赠了他们家世代收藏的抗日战争时期的“救国捐”。这些展品...
开国将军郑三生亲属到石城县开展革命文物捐赠活动...
9月6号,开国将军郑三生之子郑钢、儿媳何光到石城县开展革命文物捐赠活动。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钟慧敏出席捐赠仪式并讲话,县领导刘宾主持仪式。钟慧敏代表县委、县政府对郑钢、何光捐赠郑三生将军...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藏品征集...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与广东美术馆、广东文学馆“三馆合一”项目是我省省级重大标志性文化工程,项目选址于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计划于2023年竣工,将建设成为彰显广东特色、具有国际水平的重大...
2021“盛世收藏”深圳免费文物鉴定活动举行...
2021“盛世收藏”免费文物鉴定于9月8日下午在深圳书城中心城迎来年度第5场活动。此次活动由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联合深圳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资产运营分公司、深圳商报“文...
汝州市温泉镇发现大象化石...
9月6日,从汝州市地矿局获悉,近日在该市温泉镇牛涧河畔发现的类似动物骨骼的物体,专家初步认定为大象化石。当天上午,温泉镇的牛涧河畔发掘现场大象化石发现点周边拉起了警戒线,河道一侧堆起沙袋。据现...
第十七届阿拉善玉·观赏石文化旅游节即将举办...
为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推动宝玉石文化产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阿拉善宝玉石产业,提高阿拉善玉知名度,带动农牧民和城镇再就业人员增收致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阿拉善左旗将举办第十七届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