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张迎利:四大名砚之澄泥砚的“美容师”

发布:2021-09-26 08:09 栏目:人物 编辑:Rmscw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运城9月25日电 题:张迎利:四大名砚之澄泥砚的“美容师”

作者 高雨晴

起初,抱着“就近找个工作”的目标,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泽掌镇大聂村村民张迎利,来到邻村光村的绛州澄泥砚研制所,成为一名雕刻工,“没想到,这一干就是22年”。

澄泥砚始于秦汉、盛于唐宋,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与端砚、歙砚、洮河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绛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经此流入黄河。绛州澄泥砚以汾河下游的澄泥为原料,需经过采泥、过滤、沉淀、制坯、雕刻、煅烧等几十道工序制作而成。一方澄泥砚的“颜值”,取决于手艺人的雕刻技艺。

近日举行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当地农户抢抓秋收的同时,绛州澄泥砚研制所也迎来“大丰收”。只见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张迎利与其他几名雕刻工,正抓紧赶制一批澄泥砚。

一人一张桌,左手扶砚坯、右手握刻刀,工人们在灯光下埋头雕刻。一旁长桌上,雕刻好的砚台已堆积成小山。

这些雕刻工主要为光村村民,以女性居多,且多数上有老下有小,不便出远门。“我们的工作,不仅时间弹性大,收入也可观,既能顾家,又能挣钱。”张迎利说,每日工作满8小时,可根据个人情况安排时间。

澄泥砚制作流程中,雕刻是较为难学且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我们学徒期为3个月,其间只能掌握大概手法,想要独立操作至少需3年至5年,做10年以上才能称为一名合格的雕刻工。”张迎利告诉记者,这里的雕刻工至少都有十几年工作经验。

在她的工作台上,记者看到,各式各样刻刀整齐摆放,有大有小,有圆有尖。其中,最小刻刀刀尖直径只有1毫米。这些刻刀几乎都由雕刻工自己设计制作而成,用于雕刻不同的造型。为了不与别人的搞混,张迎利还在其刻刀上雕刻出自己的名字。

人物、山水、梅兰竹菊、飞禽走兽……这些都是张迎利平时雕刻的内容。其中,最难的就是人物的雕刻,“山水多一点少一点都可调整,若是人物,稍有一点神情抓不好,看着就特别别扭”。

此外,在阴干和烧制过程中,澄泥砚还会经历两次收缩变形。同时,由于窑烧具有不稳定性,以及工艺复杂,其成品率只有30%。“有时满心欢喜雕好了,烧出来却是个次品,就很心疼。”张迎利说。

尽管如此,张迎利从未放弃过雕刻,一坚持就是22年。在她看来,传承一门技艺,首先要有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张迎利耳濡目染的影响下,如今,她的两个孩子也从“玩泥巴”喜欢上了澄泥砚。(完)





上一篇:中国当代最具收藏价值艺坛名家——蒋征专题报道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张迎利:四大名砚之澄泥砚的“美容师”...

中新网运城9月25日电题:张迎利:四大名砚之澄泥砚的“美容师”作者高雨晴起初,抱着“就近找个工作”的目标,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泽掌镇大聂村村民张迎利,来到邻村光村的绛州澄泥砚研制所,成为一名雕刻工,...

2021-09-26 人民收藏网
中国当代最具收藏价值艺坛名家——蒋征专题报道...

中国当代最具收藏价值艺坛名家——蒋征专题报道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

2021-09-22 人民收藏网
中国当代最具收藏价值艺坛名家——黄吴怀专题报道...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

2021-09-18 人民收藏网
中国玉文化博物馆收藏玉雕大师李东作品《永受嘉福》...

近日,中国玉文化博物馆收藏了北派玉雕大师传承人李东大师的玉雕作品《永受嘉福》,李东大师的事业起步和发展于皇城根,传统的文化基因融注于他的血脉之中,加之凭借京城人文荟萃之地的优势,丰厚的文化资...

2021-09-16 人民收藏网
中国当代最具收藏价值艺坛名家——沈鹏专题报道...

【名家简介】沈鹏,1931年9月出生于江苏江阴。毕业于江苏江阴南菁高中。是著名书法家、沈鹏书萨都剌诗美术评论家、诗人、编辑出版家。斋名介居。幼年始习字画。少年从章松厂(清末举人)等人学习古文...

2021-09-14 人民收藏网
海南公仔戏代表性传承人冯海:借力“出圈”传技艺...

在一个信息传播方式、渠道快速变化的时代,非遗传承人真切感受到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焦虑。海南公仔戏代表性传承人冯海记得,他是去年农历五月开始上抖音发布公仔戏视频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帮...

2021-09-13 人民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