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宫灯国宝特展亮相河南博物院
原标题:国宝长信宫灯“做客”河南博物院 来看古人的环保意识有多强
人民网郑州9月30日电(肖懿木)一位佳人,一盏明灯,为世人守护了来自汉代的那一束科技与艺术之光。9月30日,“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国宝特展亮相河南博物院,展期一个月,免费向公众开放,游客不仅可以近距离一睹国宝文物的风采,还可以把相关文创产品带回家。
河南博物院推出的“国宝特展”是主展馆去年9月重新开放后的一个新亮点。该特展实行国宝“轮流做庄”制,每一期展览向公众展示一件重量级国宝,将文物实物配以图文展示及多媒体手段全方位详实地介绍其内涵外延及相关信息,让观众“一次看个够”。首期展出的国宝,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贾湖骨笛。时隔一年,首位来自兄弟省市的国宝文物长信宫灯将在河南博物院国宝特展厅“做客”一个月,给中原观众带来惊喜。
此次长信宫灯“坐庄”河南博物院国宝特展厅,是河南博物院在陈列展览方面推出的一项新尝试,通过不定期展示省外兄弟省市的国宝级文物,使观众足不出省就能看到全国的珍贵文物。
长信宫灯,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文物,1968年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中出土,现收藏于河北博物院。此灯高48厘米,通体鎏金,由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灯罩六个部分组成。全身九处铭文共计65字,因灯座底部铭文“长信尚浴”而得名长信宫灯。整体造型为一个曲裾深衣的汉宫侍女,跣足而坐,神态安然,左手执灯,右臂上扬,袖口自然下垂,烟灰通过右臂吸入体内,以保持室内清洁。
长信宫灯一改以往青铜器皿的神秘厚重,整个造型及装饰风格都显得舒展自如、轻巧华丽,是一件既实用、又美观的灯具珍品。因其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巧妙独特的艺术设计,被誉为“中华第一灯”,在汉代宫灯中首屈一指,是汉人智慧与审美的集中体现。
该灯造型构造设计合理,由六部分分铸而成,每部分都可拆卸,方便清洁。灯罩由两块弧形的瓦状铜板合拢后为圆形,嵌于灯盘的槽之中,可以左右开合,这样能任意调节灯光的照射方向亮度和强弱。灯盘有一方銎柄,内尚存朽木,座似豆形。灯罩上方部分残留有少量蜡状残留物,推测宫灯内燃烧的物质是动物脂肪或蜡烛。汉代的铜灯多是动物造型,这是目前所见唯一一件汉代人形铜灯。
长信宫灯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其独特的环保设计理念。宫女体中为空心,灯盘中心和钎上插上蜡烛,点燃后,烟会顺着宫女的袖管进入体内,可吸纳排烟,保持室内清洁,同时在宫灯的底座部分放置了水盘用以净化废烟气,不污染空气,这种超前的环保理念值得今人借鉴学习。
长信宫灯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工艺美术品中的巅峰之作和民族工艺的重要代表而广受赞誉。这不仅在于其独一无二、稀有珍贵,更在于它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巧妙独特的艺术构思。考古学和冶金史的研究专家一致公认,此灯设计之精巧,制作工艺水平之高,在汉代宫灯中首屈一指。1993年,长信宫灯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下一篇:没有了
长信宫灯国宝特展亮相河南博物院...
原标题:国宝长信宫灯“做客”河南博物院来看古人的环保意识有多强人民网郑州9月30日电(肖懿木)一位佳人,一盏明灯,为世人守护了来自汉代的那一束科技与艺术之光。9月30日,“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国...
吴灶发艺术玉雕个展在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
原标题:海派玉雕展《窗外》在沪举办展现传统手工艺精粹新华网上海9月30日电(文星月)推开窗扇,只见一对小鸟栖于枝头,盛开的山茶花同时映入眼帘——这是海派玉石雕刻家吴灶发创作的和田玉作品《窗外》...
贵州省女性主题绘画摄影展在贵阳美术馆举办...
原标题:贵州省女性主题绘画摄影展将在国庆期间展出新华网贵阳9月30日电9月30日,贵州省女性主题绘画摄影展在贵阳市美术馆预展,10月1日至7日将正式展出。此次展览由贵州省妇女联合会主办,贵阳市妇女联...
《红楼梦》文化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
中新网广州9月29日电(记者程景伟)《红楼梦》文化展29日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该展览通过413件/套古籍善本、文物器物、书法绘画、学者手稿、艺术作品、非遗作品及多类辅助展品,从《红楼梦》创作的...
全国茶器具大师大作献展在嘉兴博物馆开幕...
昨天上午,在嘉兴博物馆内,器象万千红船情——全国茶器具大师大作献展开幕。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茶器具文化委员会主席、浙江省政协原主席周国富出席开幕式,市委书记张兵致辞,市领导毛宏芳、刘...
“江苏省江海博物馆藏精品书画展”亮相海南省博物馆...
9月28日,“江海毓秀——江苏省江海博物馆藏精品书画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幕。从江苏省江海博物馆所藏的2000余件书画藏品中精选出的60余件明清及近代书画精品亮相此次展览,海南观众在家门口便可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