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

浙江龙泉青瓷:窑火千年不灭 传统烧制技艺保护有序

发布:2021-10-31 10:41 栏目:综合 编辑:Rmscw 来源:中新网丽水

中新网丽水10月30日电(范宇斌 葛铭锐)“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保护工作已经告别先前的无序状态,‘不灭窑火’活动开展以来,一年‘18窑’成为龙泉匠人传承千年制瓷文化的舞台。”龙泉青瓷传统龙窑烧制技艺研究会会长、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张晞说。

10月30日,第四届世界青瓷大会·第十二届龙泉青瓷龙泉宝剑文化旅游节期间,“不灭窑火”活动当日在浙江省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上演。

随着当地龙泉窑“五股窑”开窑,由113名青瓷匠人制作的300余件龙泉青瓷,经历近30小时的烧制后脱离匣钵,与世人见面。

龙泉窑是全球陶瓷类迄今惟一的“人类非遗”——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主要载体。在龙泉,当地匠人将新中国成立前建成且尚可使用的龙泉窑称作“老窑”。目前,龙泉境内尚有“老窑”13座,其中溪头村保有7座。

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盛于南宋,中兴于当代。步入发展新时代,龙泉窑得到现代科技加持,烧天然气、融入气压表等设备的“气窑”成为主流,使用传统烧制技艺的“柴窑”日渐式微。

“‘气窑’窑内温度稳定,出品瓷器的颜色可控且较为鲜亮;‘柴窑’则需凭肉眼观察火候、窑温,烧制期间风力、添柴时机等因素均会对出品瓷器的颜色产生影响,烧制期间烧窑师傅几乎无法休息。”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陈先明说。

出品稳定的“气窑”冲击了传统“柴窑”的生存空间,也使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这一“人类非遗”面临失传的危机。为扭转“无序”的非遗保护局面,2017年,龙泉青瓷传统龙窑烧制技艺研究会成立。同年,龙泉市政府开始举办“不灭窑火”——龙泉青瓷传统龙窑烧制技艺活动。

一年现场开窑18次、定期组织青瓷匠人现场学习传统技艺、将烧制活动融入文旅产业……“人们对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兴趣在提高,一批中青代青瓷匠人已掌握基本的传统烧制技艺。”张晞说。

“80后”工艺美术师胡少芬如今已掌握基本的龙泉青瓷传统技艺,她认为,相比“所思即所得”的“气窑”,培养掌握“柴窑”烧制技艺需要更长时间的“沉淀”。

“要想吸引更多年轻人成为青瓷匠人,最好的办法是将技术转化为爱好,如将技艺培训转化为‘科班’教育、定期开展面向青少年的陶艺技艺比赛等。”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非遗广西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陆景平说。

在此方面,龙泉亦已有所行动:2020年6月,在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龙泉市青瓷宝剑技师学院正式设立,旨在培育更多年轻青瓷匠人,传承“工匠精神”。(完)





上一篇:高花阁七件宋元书画珍藏亮相引业界热议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浙江龙泉青瓷:窑火千年不灭 传统烧制技艺保护有序...

中新网丽水10月30日电(范宇斌葛铭锐)“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保护工作已经告别先前的无序状态,‘不灭窑火’活动开展以来,一年‘18窑’成为龙泉匠人传承千年制瓷文化的舞台。”龙泉青瓷传统龙窑烧...

2021-10-31 人民收藏网
高花阁七件宋元书画珍藏亮相引业界热议...

《高花阁鉴存——谢稚柳陈佩秋伉俪纪念专辑》中的7件宋元书画最近亮相上海,引来书画界和学界的众多关注。记者30日获悉,在“高花阁鉴存——纪念谢稚柳陈佩秋伉俪”学术座谈会上,业界专家围绕《高花...

2021-10-31 人民收藏网
湖北首个数字藏品“越王勾践剑”上线发行...

长江日报讯(记者张珺)10月29日12时,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的数字藏品正式对外发行,用户上支付宝搜粉丝粒小程序购买、鉴赏和分享。长江日报记者在发售现场看到,该批数字藏品共10000份,上...

2021-10-30 人民收藏网
揭阳民间收藏文物咨询鉴定活动反响热烈...

10月27日,由广东省文物局和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主办、揭阳市博物馆承办的2021民间收藏文物巡回咨询鉴定活动在揭阳市博物馆举办。本次活动旨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导民间合...

2021-10-28 人民收藏网
七旬老人向县图书馆捐献90余册珍藏家谱...

10月22日上午,76岁的张则火老先生来到县图书馆,将自己收集、珍藏的90余册象山各大家族的宗谱捐献给县图书馆。县图书馆向张则火颁发文献捐赠收藏证书,感谢他为象山的地方文献书目作出贡献。张则火种...

2021-10-27 人民收藏网
银胎掐丝珐琅落地自鸣钟亮相北京嘉德艺术周...

聚焦古董与经典艺术、设计与生活美学的第8届嘉德艺术周(GFAA2021)将于10月26日至10月31日,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隆重举办。熊氏珐琅携最新作品“银胎掐丝珐琅落地自鸣钟”等受邀参加了此次艺术展览。...

2021-10-27 人民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