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康为:笔尖传承陶瓷文化 世遗泉州跃然“瓷”上
艺术家笔尖传承陶瓷文化 世遗泉州跃然“瓷”上
中新网泉州1月17日电 (吴冠标 李玲玲)“泉州申遗成功给了我创作灵感,也给我很大动力,希望用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磁灶的陶瓷文化和泉州的世遗风情。”福建民间陶瓷艺术家吴康为如是说。
出生于历史悠久的陶瓷之乡晋江磁灶镇,吴康为从小对陶瓷彩绘充满兴趣,13岁就跟随师傅从事陶瓷彩绘工作。1974年,他离开村庄走进大学校园,成为一名美术绘画专业的大学生。
因为热爱,吴康为在彩绘陶瓷这条路上坚守了50余年。
事实上,在陶瓷上作画并不容易,加上磁灶釉下彩风格比较粗犷,绘画的时候要心中有数、下笔要快。但好处在于釉下彩不易掉色,不容易被腐蚀,利于长久保存。
“在陶瓷上彩绘泉州的著名景点,我已经持续做了8年。”吴康为说,他最喜欢画的就是开元寺的东西塔,多年来已完成上百个以东西塔为主题的瓷盘和梅瓶。
吴康为家中的工作室摆放着两个瓷盘,分别画着东西塔和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瓷盘上国际著名水下考古专家杰瑞米·格林先生的签名尤为醒目。这两件作品是吴康为的得意之作。
工作室展示柜上还摆放着不少以泉州22个遗产点为主题的陶瓷工艺品。长桌上一幅未完成的画作,是吴康为正在创作的泉州22个遗产点国画长卷。
“这幅长卷我已经创作了很久了,一直以来修修改改,草稿、废案都有好几张。”吴康为说,既然要画就一点不能马虎,要达到自己心目中的完美。
去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项目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和空间构成,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是其中之一。
早在一千多年前,晋江磁灶出产的陶瓷就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而金交椅山窑址是目前磁灶窑系中经科学考古发掘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好、出土遗物最多的一处宋代窑址,其生产活动开展的年代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紧密相连。
磁灶制瓷技术随着华侨华人的脚步传播南洋各地,促进当地陶瓷工艺的发展。菲律宾米岸烧制的“文奈”瓷器,就是磁灶吴姓侨胞传授的。直到近代,仍有众多侨胞在海外操营此业,传授技艺。
泉州申遗成功后,磁灶窑址重焕生机。这让吴康为激动的同时,也勾起了他对磁灶陶瓷技艺传承的担心:这些年来磁灶许多陶瓷从业者放弃了这个行业,年轻人因为学业也少有能专心学习这门技艺的。
“每次想到这里,我都为磁灶的陶瓷文化没能得到广泛传播感到可惜,这些都是老前辈们留下的好东西。”吴康为叹息道。
为了将磁灶的陶瓷文化传承下去、推广开来,多年来,吴康为不遗余力地参加各种公益传习活动,常年免费为当地中小学生、大学生授课。
在吴康为的影响下,他的家族中目前有6人从事美术行业。“我们都希望用自己的手艺,为推介世遗泉州、为磁灶窑的陶瓷文化传承作出贡献。”(完)
下一篇:没有了
吴康为:笔尖传承陶瓷文化 世遗泉州跃然“瓷”上...
艺术家笔尖传承陶瓷文化世遗泉州跃然“瓷”上中新网泉州1月17日电(吴冠标李玲玲)“泉州申遗成功给了我创作灵感,也给我很大动力,希望用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磁灶的陶瓷文化和泉州的世遗风情。”福建...
何鄂两件雕塑作品入选“2022奥林匹克美术大会”...
新年伊始传佳音,艺术精品迎冬奥。16日记者获悉,甘肃省著名雕塑家、兰州市政协委员何鄂创作的《祝贺·友谊》《雄冠》两件雕塑作品近日正式入选“2022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入选展品将于1月下旬,与来...
齐聚礼贤堂特邀书法家秦建强:深契藏真之法而自入神...
桥,我们经常见到,它是连接两岸的纽带。桥不仅能把两岸连接起来,还可以把古代和现代联系起来,这座桥便是书法艺术之桥。它沟通了古代和现代艺术,为古人和现代人搭建起了艺术之桥。古代有很多书法家,比如...
齐聚礼贤堂特邀书法家施长贵:施文弄墨,浩然长风,洛阳纸贵...
书法,不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物,还是一种高度抽象的艺术,与古代文化思想相映成趣。它以线条为基本表现语言,具有极强的概括性,是虚的体现,但同时它又以汉字为书写对象,汉字的表意特征使它同时具有实指性...
齐聚礼贤堂特邀画家马金龙:万事秋毫轻,持之照我心...
“写实”,顾名思义,就是如实的描写,根据直观的感受真实的描绘事物。在艺术创作中,狭义的解释为造型艺术尤其是绘画和雕塑的范畴,绘画者通过对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的描绘,写实的表现手法,反映现实生活的本...
“主题公园招牌匾”——肖海明书画作品展示...
肖海明,生于1962年8月21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一级美术师,齐白石门下第四代弟子,世界华人著名书画家刘仲文先生入室弟子。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