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法斫琴师:守艺数十载 传续千年好声音
中新网太原2月12日电 题:山西古法斫琴师:守艺数十载 传续千年好声音
作者 杨静
“推广、传播古琴文化,让年轻人在传承中感受中国文化的深邃悠久。”张浩说。
春节期间,“泠弦清徽——张浩古法手斫古琴艺术展”在山西省太原市文化馆开展,20余张由古法手斫古琴非遗传承人张浩制作的古琴作品在此展出。
此次展出通过实物、图片、表演等形式,向市民介绍手斫古琴的历史沿革、社会价值、工艺流程、斫琴材料和工具等,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古琴的独特艺术魅力。
张浩介绍,他制作古琴的过程叫做古法手斫,是沿用唐代斫琴方法纯手工制作的一门技艺,尽量挖掘原来的步骤,坚守最传统的技艺。“我觉得传统的东西才是最好的,它具有岁月的沧桑和文化的沉淀,十年百年千年以后,回头看它还是这样一个好东西,可以一代代传承下去。”
“斫琴亦斫心”。漫长繁琐的斫琴过程倾注了一个斫琴师的良苦用心。斫琴的主要工艺流程有择材、制图、造型、槽腹、做配件、合琴、裹布、刮灰、打磨、上徽、擦漆、推光、上弦、试音步骤,每一步又分为许多小工序,至少三年才能完成。
古法斫琴不同于现代机械化批量生产,“斫琴使用的裹布是国家级非遗苎麻布,布上面孔的大小、纤维的长短与粗细均为定制。再如合琴材料,是用原始的鹿角霜、生漆和糯米作为黏合材料,干燥时间久,出来的声音更通透、丰富。”张浩介绍,新琴做好后需要经过两三年退火,退火后更和善。
对于这项古老技艺的传承,张浩坦言:“传承困难非常大,制作时间比较长,很多人坚持不下去。”
作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在古琴文化传承方面,张浩有自己的见解:“古老的文化怎么让新时代的人接受,这是一个课题。”张浩告诉记者,此次布展他们花费了一周时间,希望通过展览、讲解以及布展场面的震撼,让年轻人理解中国文化的不同。
张浩有20多个徒弟,目前,他正与徒弟们探索声乐实验室,即用现代技术,如声学、数据等来留住传统文化与技艺。
此外,张浩也配合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活动进行古琴义务教学,希望借此推广、传播古琴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古琴,传承古琴文化。
任成全跟随张浩学习斫琴两年多时间,他认为,古琴传承需要很大的内心支持,“前四五年基本没有收入,还需要不断投入,内心的愉悦和安宁是最大的收获。”
“张载《横渠语录》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也是我们的使命,希望徒弟们能自食其力,凭借此技艺有自己的生存渠道,把古琴事业、斫琴事业发扬光大。”张浩说。(完)
下一篇:没有了
山西古法斫琴师:守艺数十载 传续千年好声音...
中新网太原2月12日电题:山西古法斫琴师:守艺数十载传续千年好声音作者杨静“推广、传播古琴文化,让年轻人在传承中感受中国文化的深邃悠久。”张浩说。春节期间,“泠弦清徽——张浩古法手斫古琴艺术...
手工盘扣传承人许东方:小小盘扣传递中华文化...
中新网福州2月13日电(叶秋云)“每一颗盘扣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近日,在福建福州朱紫坊集贤宾艺文古厝内,一根根线在传统旗袍盘扣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许东方的指尖跳跃,钩针在其手中轻快舞动……慢...
张家口书法家丁建强为谷爱凌、苏翊鸣刻制名章...
谷爱凌和苏翊鸣勇夺北京冬奥会金银牌,被两名“00后”少年壮举所鼓舞,张家口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建强拿起刻刀、印石,即兴为苏翊鸣和谷爱凌两名少年英雄分别刻制名章一枚,用中国经典传统文化,为二人庆祝...
浦江女子雕刻30枚印章为奥运健儿送祝福...
北京冬奥会正在如火进行,这两天,浦江前吴的张晶晶特地制作了30枚冬奥印章,用自己的方式为奥运健儿送上祝福。2月4日,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盛大开幕。作为首个“双奥之城”,北京冬奥为全世界呈现了一场精...
兴平民间艺人雕刻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
连日来,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和我国奥运健儿在冰雪赛场的非凡表现,让全国人民感到振奋。2月10日到11日,我市西吴街道北马村民间艺人杨选利用两天时间,用200多斤泥巴,精心雕刻出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
新疆手工艺人:用桑皮纸塑展现新疆特色...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10日电(苟继鹏)“纯手工制作的桑皮纸,本身就给人一种悠久的年代感,用它制作出来的新疆特色民居、人物肖像等纸塑作品,显得粗犷又热情,更能体现新疆特色。”乌鲁木齐市级纸塑非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