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博物馆天梯山石窟专题展
武威市博物馆的“天梯神韵 凉州佛光——天梯山石窟专题展”已开放一年有余,到访观众20.6万人,以1000多平方米的面积解读文物背后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密码,将天梯山石窟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展现在世人眼前。
展览以“中心发散”思维构建叙事体系,将天梯山石窟置于广阔的多元化背景中进行展示,不断挖掘其内涵和外延。天梯山石窟文物的选择标准是尽量选取已经修复完成的壁画和彩塑,画面较为清晰、完整,时代和洞窟信息相对明确,能够反映出时代特征和纹饰特点,以达到良好的展示效果。
所展示的文物均为首次亮相,再现了天梯山石窟的千年变革,阐释了“凉州模式”在中国石窟寺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展厅面积1445平方米,展线长度426米,与展览的内容信息量和文物承载量基本匹配。文物展品总计81件套,其中天梯山石窟搬迁修复后的壁画和彩塑等文物76件。其中:壁画57件,彩塑19件,北凉、北魏石造像塔5件,依历史顺序展出。
在展览中,凉州佛教传播历程选取精当,文字介绍生动,分为展标、单元标、部题标、说明牌等四级标题,从地理、历史、艺术、文化、遗产等多角度提炼出切中展览主题的关键词,既简洁生动,又能准确反映展品精髓,通俗易懂。
展览分为“佛国·凉州盛况”“源流·凉州石窟”“瑰宝·耀世千年”“守护·焕然新生”四个单元,连同序厅,形成五个展示区域。序厅以人文地理的视角展示天梯山石窟风貌,四个单元分别围绕天梯山石窟的营建历史背景、艺术特色与影响、壁画展示与解读、文物保护与修复等方面展开演绎。
序厅“千年·山水盛境”,从人文地理的视角出发,还原了天梯山景色的晨昏交替、四季变换和文物的历史沧桑,营造出时空的穿越感和历史的代入感,引领观众走进天梯山石窟,由此开启展览的探索之旅。
第一单元“佛国·凉州盛况”,叙述凉州是十六国时期中国北方佛教文化发展中心:开坛讲经、翻译著述,开窟造像、兴建寺塔,影响波及中原。重点表现北凉沮渠蒙逊在姑臧南山大规模凿窟造像,天梯山石窟成为河西地区开凿最早的石窟寺之一。
第二单元“源流·凉州石窟”,进一步展示天梯山石窟的窟形、造像、北凉壁画等艺术渊源和特色,以及“凉州模式”概念的提出和天梯山石窟在时空范围内承前启后的重要影响,延伸表现丝绸之路上的石窟艺术,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精彩篇章。
第三单元“瑰宝·耀世千年”,聚焦文物本体,展示石窟风貌与文物遗存。利用数字化成果复原北凉、唐代石窟。按时代顺序展示天梯山石窟保留的壁画和彩塑精品,重点解读壁画反映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北凉壁画带有浓郁的古印度艺术风格,反映了佛教传入我国初期的历史状况。
第四单元“守护·焕然新生”,主要展示天梯山石窟文物的搬迁保护、原址恢复和搬迁壁画、彩塑修复技术,表现文物工作的艰辛历程,普及文物保护科学知识,致敬平凡又伟大的文物工作者,传递正能量,以此作为展览的结束和升华。
上一篇:蜷川实花700件艺术作品在京展出
下一篇:没有了
武威市博物馆天梯山石窟专题展...
武威市博物馆的“天梯神韵凉州佛光——天梯山石窟专题展”已开放一年有余,到访观众20.6万人,以1000多平方米的面积解读文物背后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密码,将天梯山石窟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展现在世人眼...
蜷川实花700件艺术作品在京展出...
原标题:蜷川实花700件艺术作品在京展出近日,随着“蜷川实花展——虚构与现实之间”正式开展,日本摄影师蜷川实花的各种绚丽之“花”,在北京时代美术馆的每个角落绽放开来,给观众带来浓浓的春意。蜷川...
泉港区书法家协会举办抗疫书法篆刻作品线上展...
泉港区书法家协会举办抗疫书法篆刻作品线上展壬寅仲春,新冠再袭,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泉港区书法家协会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举办“同心抗疫守护家园”泉港区书法篆刻作品网络展,以“艺”抗疫,践行担...
佛山市新晋中国书协会员作品展开幕...
佛山市新晋中国书协会员作品展开幕青春盛荟——佛山市新晋中国书协会员作品展正在佛山市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文化艺术馆展出。据了解此次展出余震东、张峰、钱彩连、黄志祥、符世明、潘朝铭等6位新...
岁月一刻——馆藏现代剪纸的流金记忆展览免费开放...
日前,由广东省流动博物馆主办,茂名市博物馆承办的“岁月一刻——馆藏现代剪纸的流金记忆”在茂名市博物馆一楼展临时厅展出。展览展至4月中旬,免费开放。本展览是茂名市博物馆精选陈秋英先生捐赠的1...
红色新闻文物展在石家庄西柏坡纪念馆开展...
3月20日上午,革命圣地西柏坡春光明媚,山花烂漫。红色新闻文物展在石家庄西柏坡纪念馆开展。“红色新闻文物展”以西柏坡时期创办的红色刊物和报纸为主,共展出红色新闻文物54件,《晋察冀日报》《晋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