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展会 >

​“西泠名家亚运主题篆刻巡展”在萧山博物馆开展

发布:2022-03-28 17:15 栏目:展会 编辑:Rmscw 来源:杭州日报

迎亚运盛会 展西泠形象

“西泠名家亚运主题篆刻巡展”在萧山博物馆开展

作者:记者 孙乐怡

3月25日,“西泠名家亚运主题篆刻巡展”在萧山博物馆开展,这是西泠印社举办的第五场亚运主题展览。

接棒“冬奥”,冲刺“亚运”。西泠印社紧紧围绕“中国新时代 杭州新亚运”目标定位,积极开展“迎亚运盛会·展西泠形象”艺术创作活动,共同为“举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聚焦聚力。

展览由两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为展览主体部分,共展出70余位西泠印社社员共同创作了74方“亚运主题”印章。第一部分“19届亚运会主题口号”篆刻作品,由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陈振濂、李刚田、童衍方等领衔创作,其中本次展览将在中国举办的三届亚运会进行集中展示——“1990年北京亚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与“2022年杭州亚运会”,展现中国体育强国建设之路,彰显中国国际地位及体育文化自信。第二部分“2022年杭州亚运会竞赛项目”40方,第三部分“体育题材闲章”15方,创作手法多样,风格变化丰富,方寸之间尽显金石篆刻之美。此次展览还设置了“亚运印章钤印体验区”,观者可在了解印章钤印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感受亚运文化与体育精神。

第二单元为亚运主题篆刻文化衍生品,包括以亚运为主题的印谱、册页、手卷、扇面等,金石篆刻艺术与亚运体育相融合,诠释了“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这一杭州亚运会的办赛目标。

杭州亚运会,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场亚洲文化交流互鉴的盛会。作为杭州亚运会的主阵地之一,有多个亚运场馆“落户”萧山,包括新建的“亚运三馆”(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馆、游泳馆、综合训练馆)和改造提升的“三馆一场”(区体育中心体育场及体育馆、瓜沥文体中心体育馆、临浦文体中心体育馆)。在杭州亚运会期间,分别将举行篮球、游泳、足球、举重、柔道、武术、轮滑、壁球等诸多比赛。萧山拥有着跨湖桥文化、古越文化、湘湖文化、钱塘江文化、围垦文化等一批优秀文化遗产。

“西泠名家亚运主题篆刻展”既是一次“中国篆刻”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展示,也是一次亚洲文化与亚运文化融合展示的积极探索。此次巡展走进萧山,共同吹响文艺时代号角,守好中华传统文化根脉,大力传播亚运精神,积极营造浓郁的亚运氛围。

此次展览由西泠印社、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主办,萧山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萧山博物馆执行承办,将持续至4月18日。展览期间,萧山博物馆还将推出亚运主题瓷印体验等系列活动,欢迎各位市民游客前来参观打卡。




上一篇:宝鸡市2022年书刻字艺术年展将持续免费开放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西泠名家亚运主题篆刻巡展”在萧山博物馆开展...

迎亚运盛会 展西泠形象“西泠名家亚运主题篆刻巡展”在萧山博物馆开展作者:记者孙乐怡3月25日,“西泠名家亚运主题篆刻巡展”在萧山博物馆开展,这是西泠印社举办的第五场亚运主题展览。接棒“冬奥...

2022-03-28 人民收藏网
宝鸡市2022年书刻字艺术年展将持续免费开放...

3月25日上午,宝鸡美术馆全面彻底消杀,工作人员整理馆容、馆貌,准备迎接开馆。开馆后,“礼敬中国・刻古镂今——宝鸡市2022年书刻字艺术年展”将持续为广大市民免费开放,同时,基本筹备就绪的“翰墨风华...

2022-03-28 人民收藏网
“我们的小康生活”——全国美术作品巡回展在无为开展...

3月25日,为充分展示全面小康生活的生动实践,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时代主旋律,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热情,“新生活·新风尚——我们的小康生活”----全国美术作品巡回展在无...

2022-03-28 人民收藏网
“韵满古都·首善平城” 迎春书画摄影艺术展落幕...

日前,为期近3个月的2022“韵满古都·首善平城”迎春书画摄影艺术展在市雕塑博物馆圆满落幕。此次展览于2021年12月31日启幕,由平城区委、区政府主办,平城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区文联、市雕塑博物...

2022-03-28 人民收藏网
工业记忆——“一冶”工人版画的图像叙事展开幕...

展览名称:工业记忆——“一冶”工人版画的图像叙事主办单位:湖北美术馆展览时间:2022年3月25日-5月21日展览地点:湖北美术馆负一层特展厅学术主持:冀少峰学术指导:陈永怡艺术总监:傅中望策展人:胡莺展览...

2022-03-25 人民收藏网
安徽泗县文化馆举办网络根雕艺术展...

根雕,是一种雕刻方法,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根雕艺...

2022-03-25 人民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