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之下——鄂尔多斯青铜文化展在山西举办
三千年前晋蒙青铜器山西展出 呈现草原民族交融图景
5月18日,距今两三千年的晋蒙青铜器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展出,400余件青铜器为民众勾勒出一幅草原民族迁徙、战争、交往、融合的图景,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进程。
这场名为“苍穹之下——鄂尔多斯青铜文化展”汇集了山西博物院、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鄂托克前旗文博研究院、内蒙古明博草原文化博物馆5家文博机构的400多件藏品,年代从商代、春秋战国延续至汉代。
一件出土于山西省石楼县后兰家沟村的“蛇首匕”与内蒙古明博草原文化博物馆藏的青铜匕如出一辙,这是3000多年前的一种生活用具,柄部以蛇首作为装饰,且配以可活动的舌头。据山西青铜博物馆工作人员薛萍介绍,山西黄河沿线出土不少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此次山西博物院遴选铃首剑、虎首剑、三銎刀、蛇首匕等器物展出,反映出当时山西境内民族和文化交流融合的盛况。
佩剑是中国古代社会一项重要礼仪,这一文化现象的形成与早期草原男子随身携带短剑密不可分。牛、羊、马、兔、虎、蛇等草原动物,是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常见的创作元素,随着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原地区十二生肖观的形成。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虎形文物数量可观,自古受到中国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共同崇拜,成为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处的文化基因。
据山西青铜博物馆副馆长张锐介绍,北方游牧民族的青铜器主要以实用工具为主,很多青铜器物是为了便于作战或生活时使用。而中原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多以礼制方面居多,比如鼎、簋、盘等,由此可见晋蒙两地在古代的文化异同。
本次展览分为“质朴奔放的青铜世界”“意趣天成的青铜艺术”“多元一体的文明传承”等三个单元,展示了兵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和车马器等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艺术风格和制作技艺,旨在探究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和演进中产生的深远影响。(记者 胡健)
上一篇:辽阳文圣区抗疫主题美术书法作品展
下一篇:没有了
苍穹之下——鄂尔多斯青铜文化展在山西举办...
三千年前晋蒙青铜器山西展出呈现草原民族交融图景5月18日,距今两三千年的晋蒙青铜器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展出,400余件青铜器为民众勾勒出一幅草原民族迁徙、战争、交往、融合的图景,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
辽阳文圣区抗疫主题美术书法作品展...
笔墨传情!文圣区抗疫主题美术书法作品展正在展出近日,由区委宣传部、区文联联合举办,区美术家协会、区书法家协会承办的“文圣区抗疫美术书法作品展”在区政府政务大厅正在展出,同步展出的还有“喜迎...
古冢记忆——西夏陵出土文物展在漳州举办...
为加强闽宁合作,增进闽宁两地文化交流,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基地功能,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由福建漳州市博物馆和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共同举办的《古冢记忆--西夏陵出土文物展》于5月17日在福...
大音希声——古琴艺术与文化展在广东举办...
苏东坡题名唐伯虎落款北宋“松石间意”琴亮相广州中新网广州5月17日电(记者程景伟)由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主办、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协办的“大音希声——古琴艺术与文化展”,17日在广东...
原创大展——“文物藏品中的英雄武汉”揭幕...
5月16日,辛亥革命博物院成立后推出的首个原创大展——“文物藏品中的英雄武汉”揭幕。展览精选图片255张,珍贵文物和文献资料近200件,全面展示英雄武汉的历史,讲述英雄城市和英雄人民的故事。六个章...
寻根∙陶——北首岭遗址出土精品陶器图片展将举办...
寻根∙陶——北首岭遗址出土精品陶器图片展将举办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并指出21世纪的博物馆拥有巨大的潜力和影响力,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结合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宝鸡北首岭博物馆将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