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中华:一座拥有优秀艺术的城市将非常伟大
两江新区星汇当代美术馆黄中华:一座拥有优秀艺术的城市将非常伟大
黄中华蓄着一撮山羊胡。在城市里,这一特征符合大众对艺术家群体的印象。
这几年,他创办的星汇当代美术馆成为了本地民办美术馆的典范。他想为家乡作一点贡献的愿望驱使他坚持不懈,为重庆提升文化艺术氛围和国际知名度,为家乡留住优秀人才。
情怀作为缘起
童年的黄中华受到美术老师鼓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兴趣。大学时期,他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环艺设计专业。1991年,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黄中华南下到珠海打拼,担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工程公司珠海分公司总经理。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他见证了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沿海的开放氛围也让他增长了不少见识,个人努力加上大好时代的机遇最终让他获得了事业成功。2000年,他同妻子回到了家乡重庆。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已经过了要为挣钱奔波的阶段,发现自己还是更喜欢艺术,业余时间自己还在坚持创作抽象画。至于办美术馆,也属于他实现自我的一个途径。
2006年,黄中华到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攻读艺术硕士。在文艺复兴的摇篮地,他感受到了欧洲灿烂的艺术文化,当地无论大城市还是小镇都有自己的美术馆,这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位艺术家朋友也对他产生了影响。十几年前,这位朋友并不富裕,却凭着对艺术的热爱在黄桷坪开办并维持着一个当代艺术空间,黄中华心中暗暗佩服他。
“但对我产生更大影响的,还有一件事。”
2014年,他去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在学校外的书店里,一本叫《商人与收藏》的书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本书讲述了一群19世纪的纽约商人创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故事。
不断加入的商人将大都会博物馆从一个小小的办公室,发展成为当今世上最著名的艺术博物馆之一,也为纽约这座原本以工业、贸易为主的城市注入了深远的文化影响。如今,纽约除了大都会博物馆外,还有洛克菲勒家族支持创办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和古根海姆基金会持有的古根海姆美术馆。
“这本书当时把我看得热血澎湃。从那时起,我就产生了要自己在家乡做艺术公益事业的想法。”黄中华说。
开拓之路
在星汇当代美术馆二楼,黄中华拥有一间宽敞的茶室用于招待来客,阳台可以望见两江新区照母山一隅。墙角堆放着他的藏书和出版的展览画册,墙上挂有他的个人藏品,也有他自己写的书法。
“从珠海回到重庆后我感受到这里有独特的文化,但是还缺乏高端文化艺术。比如上海的民营美术馆起码有100家,重庆只有不超过5家。我相信一种理念,艺术是传播真善美的,从而可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我想把重庆的文化艺术发展起来。”
黄中华碰巧在一次会议上了解到两江新区有发展文化事业的规划。这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经过争取,创办星汇当代美术馆的项目最终交到了他的手上。
我国除了公立美术馆外,主要是民办非企业类美术馆居多。创办美术馆需要在民政局注册,而非工商局,其属性就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只能从事公益事业的艺术机构。但因为美术馆自身造血功能并不如像画廊和艺术商店这样的商业化机构,所以往往需要投资人或赞助人长时间内不断投入资金维持运营。
创办初期,基于他长期在艺术领域深耕所积累的人脉资源等,加上两江新区和赞助商的支持。黄中华和他的团队并没有遇到太多困难。黄中华说,他拥有非常专业的美术馆运营团队,从策展、办展到联系艺术家等都不是问题,但长周期的运营带来最直接也最令人头疼的问题还是资金。
“星汇已经坚持做到了第7年,我还是挺自豪的。”黄中华说。
坚持“国际化”和“当代艺术”的理念是黄中华对美术馆的定位。在他看来,这两个词构建了一种标准:林立的国际化当代美术馆代表着年轻和活力,彰显了一座城市的魅力。
为了践行这样的理念,黄中华积极与国际艺术界接触,吸引国际优秀作品、优秀当代艺术家来到他的美术馆。创办至今,星汇当代美术馆已举办43场展览,包括先后与大使馆、领事馆、国际策展人合作举办的《静/物:荷兰当代摄影艺术展》、《分厘——奥地利的秘密》等国际展览,其中像《分厘》这样的展览还是全国独展,在业内相当具有影响力。
黄中华说:“就算没人来看,我也要举办,因为我想给大家传递一种乐观,就像疫情终将会过去,生活永远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提升重庆艺术行业的国际化水平
聂利莎从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毕业后回到了重庆,渴望寻找更多机会举办展览,为自己积累作品。长期在国外,对国内艺术圈接触较少,缺乏办展的渠道,这是海归艺术家都会面临的问题。
聂利莎一直有在外地积极寻求办展的机会。她坦言,重庆因为有艺术类高校,不缺乏优秀艺术家。但艺术市场相对薄弱,喜欢欣赏、收藏艺术品的人还不够多。所以她更多时候要在外地寻觅办展机会。
黄中华和策展人李勇通过本地的艺术圈微信群认识了她,邀请她参加美术馆的“海归扶持计划”,计划为她在美术馆办一场展览。聂利莎回忆道:“星汇当代美术馆给了我很大的创作空间,没有说要我按照固定的要求去做,很尊重我的个人想法。”目前她选择留在重庆,在自己的工作室中完成作品的构思和创造,“通过办展,我能够认识更多圈内人,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找到我。”
黄中华平时会和各种各样的艺术家打交道,针对海归艺术家,他发起了“海归扶持计划”。据他说,这个计划的目的是想要为重庆留住更多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提升美术馆乃至重庆艺术行业的国际化水平。
“当代艺术,国外有许多领先于我们的可取之处。所以我希望能引入更多国际化的元素,展现艺术的更多角度。”他说,“其次,我也有过在异乡漂泊的经历。我想我能够帮到本地的海归人才,为他们办点展览,多支持一下,这对他们的发展有好处。关键是,这也会让他们感受到家乡的温暖,说不定,他们留下来在本地发展事业的愿望就会更大一些,我们重庆聚集了更多人才,发展当然会更好。”
推动城市的高品质生活发展,黄中华认为离不开艺术。“摩天大楼很美,城市夜景很美,但最终让人们记得一座城市的,还得靠这里光辉灿烂的文化。它的历史底蕴越深厚,艺术氛围更浓郁,将会有更多的人慕名而来,更多的人愿意来这里生活,为城市不断注入活力。一座拥有优秀艺术的城市将非常伟大。”
两江新区官网(记者 董冠男)
下一篇:没有了
黄中华:一座拥有优秀艺术的城市将非常伟大...
两江新区星汇当代美术馆黄中华:一座拥有优秀艺术的城市将非常伟大黄中华蓄着一撮山羊胡。在城市里,这一特征符合大众对艺术家群体的印象。这几年,他创办的星汇当代美术馆成为了本地民办美术馆的典范...
藏品精粹——名家程民建精品拍卖网络作品展...
程民建,1955年生,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人,艺术专科毕业,中文本科毕业,中共党员,河南省书协会员。教育管理机构退休。中国画师从曹天舒老师,酷爱书法,主学二王,泛临诸帖,犹以文徵明楷书为主,兼修赵、米行草书,崇...
藏品精粹——名家洪瑞生精品拍卖网络作品展...
洪瑞生,1940年生于鼓浪屿。原厦门大学美术系教授、研究生导师、首任系主任,中国美协会员。从艺60年,踏实地走出一条适合于自己的艺术道路——“闽南红”。经历:1959年毕业于厦门一中并考入中央美术学...
藏品精粹——名家陶里田野精品拍卖网络作品展...
陶里田野,男,1971年生于江西九江,原名陈和平,字隐,别署五柳同乡、点石斋主、爱莲轩主等,美术本科学历,视觉艺术家,金石书画家,被称为“中国田园画开创者”“国礼艺术家”等。中学高级美术教师,美育家,倡导“...
藏品精粹——名家徐世东精品拍卖网络作品展...
徐世东,1956年11月生。现为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顾问、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企业报道·艺术资本理事会副主席、湖北省书法家...
藏品精粹——名家孙洪林精品拍卖网络作品展...
孙洪林,1954年9月生于江苏宜兴蜀山,艺名石韵,又名耘之,雅号东坡后学。高级工艺美术师,著名陶刻大师,宜兴陶刻协会会员,北京写作协会会员,中国当代书法家。中共党员,自考南师大中文大专毕业,江南大学美术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