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画师华旦南加:以唐卡为媒向世界分享藏文化
中新社迪庆10月19日电 题:唐卡画师华旦南加:以唐卡为媒向世界分享藏文化
中新社记者 韩帅南
金秋十月,位于滇川藏大三角区的云南香格里拉犹如被打翻的调色板,森林、草甸、湿地由绿转黄,与蓝天白云交织成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不仅是美景,还有当地丰富多彩的藏族文化。
距噶丹·松赞林寺不远处,一家藏式风格酒店内的博物馆令入住游客啧啧称奇。馆中以“画卷天堂,哲思海洋”为主题,展示了酒店创始人多年来收集的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唐卡作品。一幅幅画工精湛、色彩艳丽的唐卡,让驻足观看的游客感受到藏文化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没想到我来香格里拉旅游,大部分时间都‘泡’在酒店观摩唐卡。”四川游客张思菱笑着说。
唐卡是用彩缎装裱的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2006年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今,来自各地的游客不仅观赏、收藏唐卡,更希望能亲自体验唐卡的绘制过程。
“唐卡的颜料来自于植物和矿物,颜色经久不褪,甚至上千年不褪色。”在香格里拉唐卡艺术中心,39岁的藏族唐卡画师华旦南加一边介绍,一边指导着数位游客体验唐卡绘制。
华旦南加出生于青海省,17岁起就先后在青海、四川拜师学习绘制唐卡。他回忆,学习画传统唐卡的门槛较高,学习过程十分辛苦,但越接触唐卡就越让他沉迷。数年的学习,也让他坚定了将唐卡作为毕生事业的想法。
2008年,为更好传承唐卡,传播藏文化,华旦南加来到云南省香格里拉市开设了一家唐卡艺术中心。最初,该中心仅为藏族孩子免费提供教学和食宿。随着了解和喜爱唐卡的人越来越多,不仅中国各地的唐卡爱好者慕名而来,该中心更吸引了不少国外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华旦南加说,在绘制唐卡的过程中,画者收获的不仅是绘画技巧,更能让内心得到平静。他介绍,唐卡起源于公元7世纪左右,传承至今,各流派自成系统,表现形式多样。在上千年的传承中,唐卡绘制保留了诸多传统,如要求画师品德高尚,绘制前要沐浴净身等。
“发展至今,唐卡慢慢走进大众视野,也在不断创新。例如一些服饰和背包上印有唐卡元素,这让唐卡更加易于推广。”华旦南加说。
今年,华旦南加参与了纪录片《宝藏》的摄制。在该片中,他讲述了唐卡的发展以及自己对唐卡的思考。近期,《宝藏》正在日本热播,还会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陆续播出。对此,华旦南加十分高兴,“希望该片的播出,能以唐卡为媒,让世界各地的民众更加了解藏文化。”
谈起唐卡的传承,华旦南坦言现在越来越少的家庭愿意让孩子专门学习唐卡绘制。“目前西藏大学设置了唐卡专业,希望有更多学校也能够开设相关课程,让唐卡有更好传承发展的平台。”(完)
下一篇:没有了
唐卡画师华旦南加:以唐卡为媒向世界分享藏文化...
中新社迪庆10月19日电题:唐卡画师华旦南加:以唐卡为媒向世界分享藏文化中新社记者韩帅南金秋十月,位于滇川藏大三角区的云南香格里拉犹如被打翻的调色板,森林、草甸、湿地由绿转黄,与蓝天白云交织成一...
宁夏斫琴匠人:“一刨一凿”传承千年古音...
中新网银川10月19日电题:宁夏斫琴匠人:“一刨一凿”传承千年古音中新网记者于晶斫琴——一项传承千年的老手艺。时至当下,会弹奏古琴的人不多,懂得斫古琴的人更少,既会弹琴又会斫琴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喜迎二十大——陈持平书画作品展...
陈持平,1953年6月23日生,祖籍福建仙游,系医学教授,其本业是妇产科医师,为国际知名医学家及产前细胞遗传学诊断学者,在产前诊断镶嵌型染色体异常有重大发现,因而拯救许多无辜胎儿,因此在2019年曾经获得医...
笔酣墨饱 丹青溢彩——文化名家马增鹏工作室...
为进一步繁荣新华区文化事业,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华在线开设“文化名家工作室”专栏,弘扬艺术经典,展现新华区文化事业发展成就。马增鹏工作室坐落于泰和世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占地220平方米...
声飞霄汉 响入深泉——文化名家庞丽娟工作室...
为进一步繁荣新华区文化事业,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华在线开设“文化名家工作室”专栏,弘扬艺术经典,展现新华区文化事业发展成就。庞丽娟梆子戏曲工作室坐落于芦家园群英河北梆子剧社,位于黄河东路...
指上生花,美不胜收——文化名家张英英工作室...
为进一步繁荣新华区文化事业,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华在线开设“文化名家工作室”专栏,弘扬艺术经典,展现新华区文化事业发展成就。张英英文化名家工作室位于新华区世纪城社区,分为“非遗展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