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璃语东西”——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开幕
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 高凯)经第75届联合国大会批准,2022年被定为联合国国际玻璃年,也是联合国首次以单一材料来命名的年份。日前,由中国科协作为指导单位,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联合举办的“2022‘璃语东西’——国际当代玻璃艺术论坛暨展览”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和中华世纪坛美术馆揭开序幕。
此次展览共展出国内外当代玻璃艺术作品100余件,是东西方玻璃艺术的交流和碰撞。这既有楚河汉界之分明,也有东西合璧之融洽,契合了本次展览“璃语东西”主题。
从生活到艺术,从空间到陈设,玻璃早已不局限于日用,让大众了解玻璃艺术作品的价值,让玻璃艺术作品走进大众的生活,是本次展览向公众传达的主题与肩负的使命。
玻璃是出现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产物,是最古老的人造材料之一。在四千多年的岁月中,玻璃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材料,以其透明的材料特性、微妙的光影互动给予人情感上的极大触动,也承载着各个民族、地区的精神特质,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2022‘璃语东西’——国际当代玻璃艺术论坛”,以“玻璃与人类文明”为主题,回顾玻璃古老的材料与工艺历史,研究玻璃在不同时代语境下所体现出的时代文化特征、审美观念及思维方式,探索玻璃和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晋占平、国际玻璃年组委会主席艾丽西亚·杜兰、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副院长王朝虹先后致辞。部分发言嘉宾采用线上方式参与。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副研究员刘松发表《中国古代玻璃:丝绸之路上技术交流、传播与融合》的演讲。他认为,古代的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古代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玻璃材料、工艺、装饰形式、用途和精神内涵,折射出古代文明之间的双向交流、影响和融合。
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教授瑞秋·伯威克演讲题目为《罗德岛设计学院的玻璃艺术历程》。她以罗德岛设计学院的玻璃艺术、教学理念以及学院五十周年庆活动为脉络,介绍罗德岛多元化的探索方向和不设限制的教学风格。指出学院教育学生成为能提出问题并用创作去解决问题的人。在学院的教学与学习环境中,学生与受邀艺术家共同寻找研究主题,共同探索调查,培养创作和表达的能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副教授李静以《现代性的张力——20世纪玻璃艺术的“生产制作”与“审美表达”》为题指出,科技与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追求的两个方向,前者为生产制作,后者则为审美表达。玻璃在近现代经历了个人工匠手作到现代手工场再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变迁,在发展历程中体现了艺术与工业、艺术与工具理性的对立与交融。20世纪60年代的工作室玻璃运动,让玻璃艺术向着以艺术家为中心,融合团队协作、工厂设备的方向发展。从玻璃艺术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到,人类文明追求的两个方向永远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当日论坛内容涵盖古今中外,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玻璃在时代变迁中的内涵变化,也从玻璃艺术中折射出人类文明的发展。(完)
下一篇:没有了
2022“璃语东西”——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开幕...
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记者高凯)经第75届联合国大会批准,2022年被定为联合国国际玻璃年,也是联合国首次以单一材料来命名的年份。日前,由中国科协作为指导单位,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清...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天津开展...
中新网天津11月7日电(王在御)11月6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在天津美术馆正式开展。作为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次展览共展出书法、篆刻佳作共计300余件。...
全国观赏石天雕奖精品展在杭州萧山举办...
11月6日,2022中国(杭州)第四届赏石艺术节、第三届黄蜡石文化艺术节暨全国观赏石天雕奖精品展在杭州萧山花木城盛大开幕。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观赏石协会创会会长寿嘉华,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原副厅...
烟台“喜庆二十大 漫笔颂中华”中华美德漫画展开幕...
11月4日下午,由烟台市文联、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主办,烟台市漫画家协会承办的“喜庆二十大漫笔颂中华”中华美德漫画展在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举办。此次漫画展共展出各类作品73幅,主题鲜明,内容多...
娄底市首届民间工艺作品展持续进行中...
11月1日上午,“欢庆二十大讴歌新时代”娄底市首届民间工艺作品展开幕式在市美术馆举行。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广体局、市文联指导,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娄底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一级巡视...
2022“未来概念设计100 数字艺术成果展”揭幕 呈现对未来生...
2022年2月起,许燎源博物馆展览策划团队提出“未来概念设计100”数字艺术成果展。相比往届成果展,聚焦不同维度,未来概念设计,旨在阻断我们的惯习认知,重建新物序,把我们从工具化的系统中解放出来。许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