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艺术范的陶瓷,点亮城市空间
人与材料的对话,始终是艺术探讨的重要方向。近日,第三届“四方水土·青岛国际公共环境陶瓷艺术展”在青岛市雕塑馆开展,来自10个国家的33位艺术家以独特构思感知泥土和大地,为青岛市民带来一场独一无二的陶瓷艺术之旅。当艺术回归生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陶瓷,能够与现代城市的公共空间产生怎样的奇妙反应?
关注环境陶瓷,打破既有想象
“以往提起陶瓷,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实用性、小件陈列品,而这次展览是公共空间的环境陶艺展,作品都是比较大体量的,还有一些作品已经在公共空间中落成,无法搬到现场来,展览对其进行了多媒体展示。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够拓展观众对陶艺公共性的认知。”跟随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青岛创作展示中心主任叶东炜的导览穿梭于艺术展,落地玻璃窗外碎金浮动的海面、眼前一件件充满情绪张力的作品,共同构成了这个海边雕塑馆独有的艺术景观。
本次展览以“环境陶瓷与人的关系”为核心理念,共展出作品90余件/组,其中有国外艺术家作品47件/组。参展作品以陶瓷为创作媒介,涵盖大型雕塑、装置、壁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这组作品来自美国艺术家瑞安·马修·米切尔,他融入了很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同时也保留了艺术家的自由奔放和率性。”叶东炜介绍,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每个展览标签上都设计了二维码。
走在展厅中,一组金蛤系列陶艺作品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创作者是青岛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青岛市陶艺协会主席、青岛浮山窑陶瓷艺术博物馆馆长许雅柯。“蛤蜊是青岛的特色美食,我决定从这个题材介入。20多年前就开始做这个创意,经过了三个阶段,这次展示的就是第三个阶段的作品。”许雅柯介绍,这组作品想要表达的就是潮涨潮落生生不息的概念,在工艺上也做了新的尝试,敷金彩,通过厚薄的变化,烧制后产生丰富的效果。
提供艺术创意,点亮城市空间
据了解,“四方水土”主题系列展览持续关注陶瓷艺术发展,已于2015年和2017年成功举办了两届,为艺术交流搭建了平台,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与前两届相比,本次展览更加注重陶瓷艺术在公共环境中的应用与融合,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建设提供了多元化的艺术创意。
三届陶瓷艺术展的策展人万里雅坦言,“自陶瓷产生以来,其实用性、公共性就一直在发展,本次展览展出了典型公共陶瓷艺术作品和相关项目,通过分享相关的成功案例,持续探讨公共陶瓷艺术的人文价值以及公共陶瓷艺术相关的领域,诸如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乃至陶瓷建材等领域的互相结合,以及这些方面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新的可能性。”万里雅说。
身为展馆方代表,叶东炜也希望青岛市雕塑馆能够搭建起公共艺术与城市的桥梁。“我们非常关注展品的时代性,雕塑馆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美术馆,希望通过大量展出国内外优秀的雕塑作品和公共艺术作品,对青岛城市面貌的提升作出贡献。”叶东炜表示,这次展览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找到陶艺作品与城市、与空间的结合点,为艺术家寻找应用场景,为城市公共空间找寻到最贴合的艺术语言。近年来青岛市雕塑馆一直在做尝试,通过在合适的时机到基层巡展,以及邀请城市管理者参观展览等方式,让艺术家和地区建立联系,让合适的作品可以在青岛落地。
搭建国际平台,拓展文化语境
四方水土汇聚,极大丰富了陶瓷艺术的国际化表达。“这次展览,朝着陶艺实践的方向打开了一扇窗户,我可以称其为‘陶瓷在公共空间里的使用带来的艺术增值’,它的首要目的并非使用功能。”国际陶艺协会名誉主席、陶瓷艺术家雅克·考夫曼在展览画册中写道。前两届陶瓷艺术展,雅克·考夫曼也曾亲临现场。
“这个展览的理念很超前。参展艺术家们既有独立的创作,又有丰富的公共空间环境陶艺创作经历。”许雅柯认为,展览的意义一是引进来,让国内艺术家和观众看到了西方艺术家的作品;另一方面中国作品所展现出的中国文化的博大和历史厚重感也令人震撼,“青岛是一个国际化城市,我们的视野通过港口的外延可以扩展到世界各地,同时也可以引进很多东西,让市民在艺术情感上和水准上得到深化和提高,是非常有益的一件事情。”
“这些年青岛雕塑馆每年都会举办国际展。青岛是一个年轻的国际化都市,其旅游属性鲜明,也让艺术活动拥有了更大的受众群体。以青岛的城市文化气质,很适合与国内外艺术家进行交流。”叶东炜说,比如此次观展,观众不仅可以欣赏放置在草坪、街道、校园等公共空间的中外陶艺大师之作,还可以深入了解艺术家们的创作风貌和发展动态,更加全面、清晰地认识当代陶瓷艺术。可以说,展览的举办,再一次拉近了青岛与世界陶瓷艺术特别是公共环境陶瓷的距离,为青岛对外文化交流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一篇:没有了
青岛:艺术范的陶瓷,点亮城市空间...
人与材料的对话,始终是艺术探讨的重要方向。近日,第三届“四方水土·青岛国际公共环境陶瓷艺术展”在青岛市雕塑馆开展,来自10个国家的33位艺术家以独特构思感知泥土和大地,为青岛市民带来一场独一无...
临夏社会各界人士捐赠文物藏品蔚然成风...
宁河大地,丹青溢彩、翰墨飘香。11月12日,和政县初雪将歇,一街一景清新美丽,位于滴珠山公园内的赵成德收藏艺术馆与玉凿天成、自然纯净的自然环境融合统一。“这是它们最好的归宿。只有将这些藏品放到...
青田探秘全球首款石雕NFT数字藏品...
昨天下午,浙江九州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为青田石雕博物馆的藏品进行了前期拍摄,随后对图像进行艺术加工、3D模型,并通过NFT手段加密后形成一张“数字证书”,再基于区块链技术,将凭证存储在互...
甘肃简牍博物馆数字藏品首发...
数字时代,文创与技术的结合赋予了文物新的活力。近日,甘肃简牍博物馆将于海上博物平台限量发售两款数字藏品“天水放马滩汉纸本地图”和“居延里程简”,数字藏品不仅让博物馆里的宝贝们走出“库房”...
庆元县第三中学集邮知识讲座成功举办...
小邮票,大世界——庆元三中举办集邮知识讲座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开拓同学们的视野,培养同学们高雅的情操,2022年11月9日,浙江省集邮文化宣讲员、庆元县集邮协会副会长、庆元职高集邮协会辅导员...
鹤壁:数字藏品“宋代童儿戏莲瓷枕”首发...
11月11日下午,由大河宝藏数字藏品平台联合鹤壁市博物馆推出的首款馆藏文物数字藏品《宋代童儿戏莲瓷枕》,将在全网首发,旨在以数字化手段创新古老文物的呈现与传播形式,助力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传递。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