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24小时“不眠” 凌晨剧展催生“夜文化”
(神州写真)上海博物馆24小时“不眠” 凌晨剧展催生“夜文化”
中新社上海5月8日电 (王笈)“上海博物馆凌晨排长队”登上热搜。一场24小时“不眠”、呈现400余年欧洲美术史的展览,点燃了民众的文化热情。
这场名为“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的展览以52件大师真迹串联起400余年欧洲美术史。98天展期中,共开设了50次夜场,42万人次参观。其中,超半数观众来自上海以外省份,10至30岁(“Z世代”)观众占比达40%。另据统计,近15%的观众观展两次以上,甚至有观展者一人参观了12次。
这是上博建馆以来首次24小时“不眠”,“现象级”观展热潮让馆长褚晓波感到意外。5月7日展览收官日凌晨0时,博物馆门口不少观众排队等候入馆;凌晨4时,展厅内仍有观众在观展。当日0时至9时,有近1500名观众走进上博。
褚晓波说:“主要是因为‘从波提切利到梵高’太火了,我们从4月4日开始每晚加开夜场,还是不能满足观众的观展需求,尤其是外省市的观众。”
博物馆彻夜“不眠”,并不只是延长开放时间,艺术文创成为24小时亮点:“红衣男孩”等经典人物“走出名画”,随机出现在馆内;古典、流行的阿卡贝拉(无伴奏人声合唱)不时上演……7日22时30分,上博馆内依旧停留着大量观众,“从波提切利到梵高”展厅、倒计时打卡点、文创产品销售区人气火热。
据悉,此展推出大师、大艺术家和印象派三大系列的线下文创产品多达200余种,销售额超过2400万元人民币。
博物馆“粉丝”颜女士坦言,绝不能错过上博的24小时开放。“从未在夜晚走进过博物馆,因为电影《博物馆奇妙夜》,想来看看这些艺术展里的人物会不会在晚上‘活’过来。夜晚增添了神秘色彩,这些艺术作品更有生命力了。”
“夜间开放非常受欢迎。不少观众反映,晚上逛博物馆是另一种奇妙的感觉,也有很多观众到夜晚才有时间走进博物馆。”褚晓波告诉中新社记者,夜场开放的重要前提是要有高品质的文化内容和足够的吸引力,让观众在忙碌了一天之后还愿意熬夜前来。
值得关注的是,7日凌晨有近百名观众是在上海大剧院看完音乐剧《剧院魅影》中文版后走进上博的。
作为上海两大文化地标,上海大剧院与上海博物馆仅一街之隔。一票难求的《剧院魅影》与现象级大展“从波提切利到梵高”的联动颇受欢迎。观众以优惠价购买展览门票,演出结束后再移步博物馆,继续“午夜观展”。
“《剧院魅影》的演出结束时间接近晚上11点,上博夜展是0点起对公众开放,时间刚好接上,所以我们与上海大剧院进行了合作。”褚晓波说,此番“凌晨剧展联动”也带动了“夜经济”,博物馆、演出场馆等文化消费成为当下新的经济增长点。
上海堪称全球夜间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据统计,2021年上海夜间出行人群的日均规模达到338万人,远高于其他一线城市。时下,中国各地纷纷探索“夜场博物馆”,上海这场“夜文化”盛筵,或再领新风尚。(完)
上一篇:张家口地质博物馆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
上海博物馆24小时“不眠” 凌晨剧展催生“夜文化”...
(神州写真)上海博物馆24小时“不眠”凌晨剧展催生“夜文化”中新社上海5月8日电(王笈)“上海博物馆凌晨排长队”登上热搜。一场24小时“不眠”、呈现400余年欧洲美术史的展览,点燃了民众的文化热...
张家口地质博物馆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5月5日,张家口地质博物馆开展“探索自然奥秘”实践教育活动。宝善街小学四百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同学们参观了地球厅、矿物岩石厅、古生物厅、地质环境厅和资源与利用厅。在地球厅同学们了解...
商河县博物馆多措并举丰富群众“五一”假期文化生活...
“五一”期间,商河县博物馆接待游客3700余人,商河县博物馆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展览和宣传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线下为参观的游客播放红色电影,同时利用馆内展览,让游...
让博物馆成为城市文化高地...
5月5日上午,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戴冠福率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及人大机关干部赴区博物馆视察运行情况,副主任林金祥、王赵勋参加视察。路桥博物馆新馆于2022年7月12日开馆,至今已运行了近10个月的时间,...
荆州博物馆发布民间藏品公益鉴定活动预告...
您想知道自家祖传的宝贝是古董吗?您想和文物专家面对面鉴赏藏品吗?机会来啦!荆州博物馆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重头戏之一“民间藏品公益鉴定”开始啦!活动流程01报名有意向参与鉴定藏...
安庆田中与市博物馆联合开展主题团日...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五四薪火,5月4日下午,安庆市田家炳中学高一年级部的全体团员在副校长郭斌、办公室主任程甘保、高一年级部主任张军及各班主任的带领下,走进安庆市博物馆,参加安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