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记 >

五个惊心动魄的“捡漏转天价”故事!

发布:2025-01-08 21:00 栏目:生活记 编辑:Rmscw 来源:华豫之门官方

众多收藏爱好者心中常存疑惑,何以高端收藏领域内,“海外回流”之风备受推崇?其实,这背后不仅承载着“文物归国”的深远意义,更潜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

相较于国内对“非正规渠道文物”的严格限制,海外环境则显得宽松许多,这为寻宝者提供了诸多“捡漏”的良机。而媒体的力量更是不可小觑,它们擅长将一件起初不起眼的物件,经由炒作,摇身一变成为天价之宝,这样的戏码屡屡上演。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探寻五个惊心动魄的“捡漏转天价”故事,通过这些实例,见证收藏界那些令人咋舌的疯狂与传奇!

一、乾隆澄泥直方砚

近日有一事值得提及,即在不久前落幕的西泠印社秋季二十周年拍卖盛典上,一款刻有乾隆御铭的宋代澄泥直方砚,自380万元起拍,历经竞价,最终含佣金以816.5万元的高价成交。

回顾往昔,仅在去年,这枚砚台首次亮相于日本的一场规模较小的拍卖活动中,当时的起拍价折合人民币,仅在1.1万至1.6万元之间,显得颇为亲民。最终,一位来自中国的收藏家以大约6.8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将其收入囊中。

在短短一年内,其价值从6.8万激增至816.5万,这归因于买家独到的眼光。他们深入研究《西清砚谱》后,确信此砚乃泽州吕道人之手的澄泥砚佳作。更因其曾被乾隆皇帝题铭,并在古籍中有所记载,从而真正彰显了其非凡的价值。

二、乾隆如意双耳瓶

据英国《每日邮报》的消息,一名男子在赫特福德郡的慈善商店内,仅以1英镑的超低价格购得了一个小巧精致的黄色花瓶,对此爱不释手。随后,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花瓶以区区几十英镑的价格挂在了eBay上进行拍卖。

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众多网民迅速响应,竞相出价,最终竞价竟飙升至数万英镑之巨。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热潮,男子深感事有蹊跷,当即决定撤销拍卖,并将花瓶送往英国当地的一家知名拍卖行,请求专家进行鉴定。

专家的鉴定结果令人瞠目结舌:原来,这个不起眼的花瓶竟是中国清朝乾隆皇帝御用的宫廷瓷器,价值连城。想到自己仅以1英镑便将其收入囊中,男子不禁感叹这份不可思议的幸运。

随后,该物品自然而然地被送上了拍卖台,并在英国本土以大约440万人民币的高昂价格成交,这对于那位英国男子而言,无疑是意外之喜,如同天上掉落的馅饼。

然而,故事并未就此结束。这件来自乾隆时期的双耳如意瓶,最终被一位中国买家购得。几年后,它在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再度亮相,并以惊人的1150万元高价售出。

从起初的1块钱到最终的1150万元天价,这样的传奇增值历程为何频繁在国外上演?

三、霁蓝釉双耳尊

这件霁蓝釉描金粉彩、形如如意且配有双耳的瓷尊,颇具传奇色彩。在2013年的苏富比拍卖盛会上,起初拍卖方对此瓷器并未寄予厚望,仅视其为民国时期的仿制品,虽工艺精湛,但估价并不高昂。

因此,其起拍价被设定在了一个相对较低的区间,即800至1200美元。然而,当拍卖正式开始后,现场竞购者的热情却异常高涨,竞价之声此起彼伏,犹如被激情点燃。

最终,这件瓷尊以惊人的1800.25万美元成交,按当年汇率计算,折合人民币约1.18亿元。

随后,众多质疑之声纷至沓来。在此背景下,匡时拍卖的董事长董国强挺身而出,进行澄清。他指出,那件被竞拍方误判为民国仿品的瓷器,实则是纽约享有盛誉的古董商“戴润斋”的旧藏之物。鉴于戴润斋在古董界的权威地位,许多人转而相信此瓷器应为清代官窑精品,而非仿制品。

这归根结底又绕回了“名家旧藏”的效应!一时间,国内众多人士对苏富比的专家嗤之以鼻,其中翟健民更是将其讽刺为“世纪级的笑话”。至于国内这位买家,是慧眼识珠捡了个大便宜,还是真的成了笑柄,恐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了。

四、《砥柱铭》

在字画领域中,有一幅作品不仅占据了价格之巅,同时也深陷于重重争议之中,这便是黄庭坚的《砥柱铭》。2010年,于保利春季拍卖会上,《砥柱铭》以惊人的4.368亿元人民币成交,其内含600余字,折算下来,每字价值逾70万元人民币。

这一价格,远远超越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平安帖》在拍卖中所获的3.08亿元人民币,彰显了其非凡的价值与独特的地位。

《砥柱铭》曾历经长时间在民间广泛流传,直至二十世纪上半叶,其流传轨迹从广东延伸至日本,并被日本的有邻馆纳入珍藏。随后,一位来自台湾的收藏家亲赴日本,以一笔相对不高的费用(具体金额未公开)将其购入,而依据后续拍卖的价格来看,这无疑是一笔极为难得的“超值收获”。

然而,在国内众多专家的眼中,这幅字画的笔墨线条缺乏应有的浑厚感,其艺术风格与黄庭坚晚年成熟作品的特征并不吻合,因此他们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件赝品。尽管如此,由于拍卖交易已成既定事实,要改变这一结论恐怕极为困难。

五、永乐大帝头盔

最后提及的是马未都在节目中亲自揭露的一个重大发现。他叙述道,在欧洲旅行期间,偶然间步入一家古董店,店内陈列着一顶头盔,其纹饰精致繁复,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上所采用的兰扎体梵文,这类梵文正是宣德年间常用的样式。

更令他确信无疑的是,头盔上雕刻的经典五爪龙图案,以及经过一系列细致入微的比对后,他断定这顶头盔源自永乐时期,甚至有可能是属于明成祖朱棣的御用品(也有说法认为是仪仗队所用),这无疑是一件极为珍贵的文物!

接着,马未都施展了他那标志性的“沉着冷静,佯装无意”的策略,以3万欧元的价格购得店内另一件瓷器,并“顺带”将这件意义非凡的头盔一并收入囊中。

老马是不是吹牛?至少从后续圈内反应和媒体的报道来看,他应该是真的捡漏了。以市场价估算,有人甚至说至少是8位数。

说实话,欧美和日本确实能捡到很多漏,尤其是中国古董。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是,真正可以称得上“流传有序”的古董少之又少。大多数的古董都只是讲故事,这需要我们能够准确地描述他们所说的故事。

谈到“捡大漏”,这种现象确实引人注目,但背后的原因往往复杂且难以解释清楚。这可能涉及到收藏品市场的复杂性和人们的心理因素。这种现象的存在可能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未知和惊喜的渴望,以及对于一夜暴富的梦想。





上一篇:王益区:文化繁荣发展 绘就多彩生活新画卷

下一篇:Nothing new

相关内容
五个惊心动魄的“捡漏转天价”故事!...

众多收藏爱好者心中常存疑惑,何以高端收藏领域内,“海外回流”之风备受推崇?其实,这背后不仅承载着“文物归国”的深远意义,更潜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相较于国内对“非正规渠道文物”的严格限制,海...

2025-01-08 人民收藏网媒体中心
王益区:文化繁荣发展 绘就多彩生活新画卷...

近年来,王益区在文化建设方面成绩斐然,文化活力喷涌而出,如同源头活水,为地区发展灌注了强劲的精神动力,也让民众的文化生活变得愈发丰富多彩。丰富文艺活动,营造浓厚氛围王益区善于抓住春节、国庆等节...

2025-01-08 人民收藏网媒体中心
金乡县:舞蹈培训 点亮群众文化生活...

金乡县:舞蹈培训 点亮群众文化生活为进一步丰富广大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擦亮“舞动蒜乡”文化品牌,提升基层文化活力,12月份以来,金乡县文化和旅游局在13个镇街陆续...

2025-01-08 人民收藏网媒体中心
盛乐园区文化站让村民生活更“有滋味”...

盛乐园区文化站让村民生活更“有滋味”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彰显喜庆祥和的新年气氛,积极营造丰富多彩的节日氛围。近日,和林格尔县盛乐园区文化站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用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

2025-01-08 人民收藏网媒体中心
傅山村:“美起来”公益培训 扮靓村民文化生活...

“大家好,今晚的舞蹈课正常上课,请合理安排好时间……”“这个新曲子的指法还很不熟练,今晚上课前咱们早到教室,帮我指导指导吧……”“今天不上课,但我还想去教室再去练练,大家一起来吧……”公益培训...

2025-01-08 人民收藏网媒体中心
高新区长江街道听澜社区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

点亮家庭智慧灯高新区长江街道听澜社区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为有效破解家庭教育中的难点和痛点,建立融洽的家庭关系以及亲密的亲子关系,1月5日,长江街道听澜社区党支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红色...

2025-01-07 人民收藏网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