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东:醉心陶瓷玩转泥巴 传承黑陶技艺
位于郊区荫营镇东落菇堰村的一间民间艺术工作室里,传统梅瓶、赏瓶、香薰等式样的陶塑(黑陶)堆塑作品摆满了博古架。作品不仅黑如漆、明如镜,上面的动物、人物、植物等纹饰也十分细腻,来到这里的人们不禁会放慢脚步细细观赏。这间工作室的主人就是市级非遗“陶塑(黑陶)堆塑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建东。
高建东与黑陶艺术结缘已近20年。“用匠心传承技艺,用作品惊艳时光”,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高建东的家族里有许多人是郊区有名的泥塑、面塑、剪纸、绘画手艺人。出身于这样的家庭,从孩童时期起高建东就时常与泥巴、面团、笔、墨、纸、砚为伴。有着好奇心的他会学着大人的手法,用泥巴捏出各种好玩的东西。长辈们常常夸他心灵手巧、捏啥像啥,这给了高建东很大的动力。
“我们‘80后’这一代人,小时候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所以我一有时间就喜欢缠着父母、家人教我做手工。”高建东说,“上小学后,我的动手能力算学校里比较好的,还有不少同学和我学捏泥巴、捏面人。”后来的初中、高中阶段,他一直保持着对泥塑、绘画的兴趣,并有意识地了解陶塑、中国画的历史。随着了解的深入,高建东更坚定了学习美术的信念,立志将来要从事美术方面的工作。“高考填报志愿时,我特意报考了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如愿以偿进入大学后,我才深入学习了陶瓷捏塑制作技艺。了解的内容越多,我就越觉得陶塑有意思。”提起自己和黑陶艺术结缘的故事,高建东有说不完的话,“后来我还拜郭建兵为师,系统学习陶塑(黑陶)堆塑技艺。这为我后来传承、创新陶塑(黑陶)堆塑技艺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陶塑(黑陶)堆塑技艺是源于我国古代的一种制陶技术,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合格的陶塑(黑陶)堆塑制品有“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硬如瓷”的特点,制作起来步骤繁多、工艺考究,十分考验陶塑艺人的功夫。
因为有了年少时的梦与求,高建东才从容地享受逐梦途中的苦与乐。虽说有着深厚的美术功底,但要想制出合格的陶塑(黑陶)堆塑作品对初学堆塑技艺的高建东来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那时,我除了向老师请教、外出挑选制作黑陶的优质红胶泥土,就整天宅在家里练习。”高建东回忆。从手工制泥、拉坯、绘图到捏塑、镂刻,再到烧制,制作黑陶堆塑作品有十多道工序,一件黑陶堆塑作品从选料到烧成最少也得半个月。高建东介绍:“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最后烧成的作品就有瑕疵。我开始独立制作陶塑(黑陶)堆塑作品的第一年,也经常碰壁。”经过两年的磨砺,2007年高建东终于成功制出第一批陶塑(黑陶)堆塑作品。
陶塑(黑陶)堆塑作品“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硬如瓷”的要求是达到了,高建东没兴奋几天就很快给自己定下了新目标——结合自己的中国画特长让陶塑(黑陶)堆塑作品更有新意、更具美感。“有人说我是自己找罪受,但我觉得这就是艺术创作的乐趣。艺术创作没有穷尽,人往往不逼自己一把,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潜力。达到合格的标准后,我必须得琢磨着怎么把作品做精、做细、做出自己的特色。”高建东说。在之后的创作过程中,高建东不断拓宽思路,精益求精,又创作出了《老子出关》《牡丹盘》《梅花香自苦寒来》等一大批陶塑(黑陶)堆塑精品,其中不少作品荣获省、市级美术大奖。
回忆过往,高建东用“逐梦三部曲”——“年少的梦与求”“逐梦的苦与乐”“传承的守与创”来概括一路走来的经历。“艺术道路没有尽头,之前的成绩只能代表过去。现阶段,我还在钻研刻花瓷、珐华器等,希望可以推动黑陶堆塑技艺与其他技艺融合发展。接下来,还有很多想法等着我变成现实,比如创作系列作品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推动黑陶与砂器的创新融合、开发更多兼具美学价值和实用价值的黑陶堆塑制品。”高建东说。
非遗传承人档案:高建东,1984年生于郊区东落菇堰村,市级非遗“陶塑(黑陶)堆塑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钻研陶塑(黑陶)堆塑技艺近20年,他创作的黑陶作品色泽光亮、造型多变、纹饰细腻。近年来,他的作品频频亮相省、市各类展会,收获了大批“粉丝”。(据阳泉晚报 郭鑫璐)
上一篇:全国百名书画名家辛丑迎春邀请展刘浪生展厅(海量图片)
下一篇:没有了
高建东:醉心陶瓷玩转泥巴 传承黑陶技艺...
位于郊区荫营镇东落菇堰村的一间民间艺术工作室里,传统梅瓶、赏瓶、香薰等式样的陶塑(黑陶)堆塑作品摆满了博古架。作品不仅黑如漆、明如镜,上面的动物、人物、植物等纹饰也十分细腻,来到这里的人们不...
全国百名书画名家辛丑迎春邀请展刘浪生展厅(海量图片)...
[编者按〕辛丑元春伊始、牛岁万象更新!值此“一年之计春之始,草长莺飞二月天”孟春之际,组委会通过由下而上、层层遴选,依据德才兼备的原则,特别邀请活跃在当今艺坛的百名书画名家,推出本次“全国百名...
杨坚:绘制设计“西施传说”让每张画都有故事...
说起杨坚,诸暨好多人都认识他。他是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设计师。最近,杨坚干了一件大事!他以古越文化为主题,采用装饰画的风格绘制设计了“西施传说”系列画作,每张画都有故事!三...
陈峙峰:在大陆度过美好的“雕刻时光”...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柴逸扉“这件作品底座斜了,拿去重新加工下”“这件作品均匀对称,达标”……身高一米八几的陈峙峰,就是这样每天蜷着腿、坐在小板凳上、拿着水平卡尺,检查车间师傅们完工的作品。有...
李发秀:只要看得见,我就会一直绣下去...
只要看得见,我就会一直绣下去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族盘绣代表性传承人李发秀作者:本报记者万玛加【奋斗足迹】 土族女子的服饰都是用五彩缤纷的盘绣装扮,就像身披美丽彩虹。学习盘绣是...
乐山画家毛福同绘制30幅生肖牛国画...
农历鼠年、牛年交替之际,乐山田园画家毛福同创作出了30幅生肖牛国画,告别艰难的2020年,期盼生活走向美好。《梦忆童年》画着放牛娃一边放牛,一边撒尿,憨态可掬;《童年》中,男孩和女孩骑上牛背,与牛玩耍,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