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发秀:只要看得见,我就会一直绣下去
只要看得见,我就会一直绣下去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族盘绣代表性传承人 李发秀
作者:本报记者 万玛加
【奋斗足迹】
土族女子的服饰都是用五彩缤纷的盘绣装扮,就像身披美丽彩虹。学习盘绣是一代代土族女子一生中的“必修课”。我从8岁开始随母亲学习盘绣,14岁时就学会了土族盘绣的多种针法和基本构图。
土族的盘绣已有1000多年历史,不仅配线复杂,针法更是独特——一针两线,即一根绣花针,用两条色彩相同的丝线,其中一条做盘线,另一条做缝线。走针时,把盘线盘在针上,用左手大拇指压住线,用右手使针缝压。盘线要严密平整,缝线要端正结实。虽然制作起来费工费时,但绣品厚实华丽、经久耐用,可以几年甚至几十年不褪色、不松线。
让我难忘的是1995年参加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办的“中国传统工艺技术女能手操作表演”活动时的场景。我被省里推选为土族盘绣艺人代表参加表演。开始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没想到当我带去的色彩艳丽的绣品出现在展台上时,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贵宾驻足观看,大加赞美。
正是这次活动,为“深闺”中的土族盘绣创造了走向世界舞台的机会。当时,有一位叫凯洛的加拿大女士,她对我的绣品很感兴趣,当场就定制了我的绣品。第二年,凯洛女士专程远赴青海购买了多件绣品。通过与这位外国友人的交流,我也意识到盘绣绣品不仅是土族人民的挚爱,也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从那以后,我对盘绣有了更深的认识。身为土族盘绣技艺传承人,我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土族盘绣要走向世界,必须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近年来,我积极尝试对土族盘绣进行创新。在绣法上,融合其他刺绣技艺;在图案设计上,在保持传统花草鸟禽图案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时代元素;在品类开拓上,除了绣制常用的服饰外,还开发香包、挂件等实用性物件。同时,将盘绣的底料,从传统的黑棉布换成织锦缎,使盘绣更加美观;在销售渠道上,我在儿子的帮助下,开设了专门销售土族盘绣的淘宝网店。
在县里文化部门的支持下,我还在村里定期开设盘绣培训班,主要培训30岁至40岁的妇女。几年来,已培训了1500人次,很多土族妇女依靠这门传统手艺增加了收入。
土族盘绣已融入我的生命,传承发展盘绣技艺,是我一生要做的事情。虽然现在年纪大了,眼睛不太好,但只要看得见,我就会一直绣下去。(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万玛加采访整理)
下一篇:没有了
李发秀:只要看得见,我就会一直绣下去...
只要看得见,我就会一直绣下去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族盘绣代表性传承人李发秀作者:本报记者万玛加【奋斗足迹】 土族女子的服饰都是用五彩缤纷的盘绣装扮,就像身披美丽彩虹。学习盘绣是...
乐山画家毛福同绘制30幅生肖牛国画...
农历鼠年、牛年交替之际,乐山田园画家毛福同创作出了30幅生肖牛国画,告别艰难的2020年,期盼生活走向美好。《梦忆童年》画着放牛娃一边放牛,一边撒尿,憨态可掬;《童年》中,男孩和女孩骑上牛背,与牛玩耍,童...
刺绣艺人陈静:用丝线“晕染”出画笔的洒脱...
编者按:日前,章安老街(回浦段)修缮施工已经基本完成。走进章安老街,游客如织,最吸引游客眼球的是分布在章安老街的那些非遗文化及非遗体验项目。章安老街引进非遗传承人入驻老街店铺,推广传承章安本土非...
李凤祥的笔墨性情...
李凤祥,男,1969年出生,江苏省人大代表,中国徐悲鸿画院创作中心主任,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名誉理事,盐城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凤祥人物照)李凤祥先生是一个在绘画艺术上多能的画家...
李东雄向岳阳市档案馆捐赠著作等档案资料21册...
1月22日,天寒微雨。得知市档案馆在征集岳阳地方文化档案资料,李东雄先生一早就从临湘驱车赶来,将《花甲履痕》《吴獬记》《方志盛传奇》《临湘抗日文诗联选》等著作、研究成果及主编的刊物共计21册...
高从明:指尖跳动的艺术 用心编织四十余载...
棕编是一种传统手工技艺,是以棕榈树叶为原料编制的工艺品,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手工艺人采摘棕榈树叶经过整理、加工、染色、烫平等工序,再经弯折、裁剪、穿插等过程,眨眼间棕榈叶便化身成了飞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