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画派华岩名作《松鹤图》绘画技术解析
华岩《松鹤图》书画作品
此图画倒垂松树一枝,配以翠柏,衬以远峰流云,好似用近镜头摄取远景,为仙鹤创造了一个远离人境的廓大空间。松树栖息着七只丹顶鹤,另一只则从树底向上飞来,有别于常见的由上而下,显示出画家的独特创意,即暗示松树长在很高的山顶上。
鹤姿与背景相契合,构思巧妙。八只仙鹤,姿态各异,疏密相间,互相呼应,安排得既自然又富意匠,款署“甲戌冬十一月”即乾隆十九年(1754年),是华岩七十三岁最晚年的精心杰作。
扬州八怪,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以金农为首的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美术史上也常称其为“扬州画派”。实际上“扬州八怪”并不是仅有八人。
华岩在画鹤上取得的艺术成就,来源于他对中国画传统的继承,特别是北宋院体画法。在传统学习上,他以黄筌为主要研究对象,旁及黄居寀、赵昌、崔白,对于吕纪的画风,他去粗取精,兼收并蓄,开创自家风貌。
在画面法,他继承了院体画中严谨紧密的优点,学古而不泥古,他摒弃院体画精雕细刻的柔弱之风和程式化的法则,以写生为基础,既求形似,更注重神似。
在景的营造上,他舍去了院体画中富丽堂皇的装饰感,使之更趋向自然。对近处的坡石、溪流,他以写实加写意的手法处理,画得较实,远处则较虚,让其有一个纵深透视效果,让画面更加宁静空灵,有利地表现出鹤的高雅与温馨。华岩就是“扬州八怪”之一,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从他的名作《松鹤图》足见其艺术成就之高。(华夏珍宝博物馆)
下一篇:没有了
扬州画派华岩名作《松鹤图》绘画技术解析...
华岩《松鹤图》书画作品此图画倒垂松树一枝,配以翠柏,衬以远峰流云,好似用近镜头摄取远景,为仙鹤创造了一个远离人境的廓大空间。松树栖息着七只丹顶鹤,另一只则从树底向上飞来,有别于常见的由上而下,显...
傅抱石书画作品《虎溪送客》描述的场景解析...
傅抱石《虎溪送客》书画作品这是傅抱石一直比较喜欢绘制的魏晋时期重要的历史故事画题材,描绘东晋慧远、陶渊明、陆修静相会过虎溪的典故:“流泉匝寺下,入虎溪。昔远师送客过此,虎辄号鸣,故名焉。陶元...
傅抱石历史故事绘画作品《竹林七贤》解析...
傅抱石书画作品《竹林七贤》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这是傅抱石典型的历史故事绘画作品,描绘我国魏晋时期历史人物嵇康、阮籍、向秀、刘伶、阮咸、山涛、王戎的故事。傅抱石非常喜欢“竹林七贤”这一主...
傅抱石诗意题材作品《琵琶行》解析...
傅抱石《琵琶行》1940年创作作品此为傅抱石根据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莫辞更坐弹一曲”等诗句进行创作的唐...
傅抱石历史人物作品《殿庭对话》赏析...
《殿庭对话》局部傅抱石在《壬午画展自序》中曾说,“为了山水上的需要,所以也偶然画画人物”,“营制历史上若干美的故事”,因此也会不间断地选择人物画创作的题材和内容。《殿庭对话》即为傅抱石创作...
故宫博物院藏书画作品《仙山楼阁图》创作背景简析...
此图是王时敏为友人陈静孚之母七十寿辰而作。王时敏(1592—1680年),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画面上峰峦叠嶂,林木葱郁,流泉曲绕,长松挺立。山谷中点缀着茅亭草舍,环境清幽。在构图和笔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