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仕女图人物画《凤箫图》创作简评
张大千书画作品《凤箫图》于1955年创作
画中仕女堆发高髻,顶戴凤冠,系珠串,披服边沿饰草纹,似麻姑或西王母等仙家之造型;手捧排箫,跨白凤翱翔于彤云间,所披丝帛随风飘扬。开脸、头饰以至身上彩物均以工笔描绘,矿物颜料厚重,华丽古艳,无论造型、设色、笔法均采集自敦煌石窟艺术,唐人盛世风华毕现矣!
画中人物可见衍化自敦煌飞天及伎乐菩萨之原型,或参考自莫高窟130窟壁画之三幅伎乐菩萨像,惟其姿势皆盘膝跌坐,无背景相配,更鲜有跨乘神兽。《凤箫图》则结合“萧史弄玉”民俗神话,将之演变为更热闹丰富而生动之图式,配合工笔重彩技法,使其人物画发挥淋漓尽致。
仕女画是张大千绘画作品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其成就很少有人能超越。他的艺术特点和成功之处就是画出了人物瞬间的面部表情和内心活动。他笔下的仕女既有古代仕女画的遗风,又有着时代气息,姿态风韵、颇有个性。
重彩工笔画《凤箫图》无疑是大千仕女中的代表作,作品融入了敦煌的飞天元素,色彩艳丽却又古朴,以作者自己的理解重新描述了秦穆公之女吹箫引凤的故事。无论构图、设色、人物描绘均精益求精,品相亦佳,值得珍视。
张大千笔下的美女端庄健康,充满青春活力,不乏当代女性的气息与风采。无论是观音、山鬼、明妃、仕女这样的古代传统女性,还是新时代的摩登女郎,所有女性的脸部结构,特别是眼睛和嘴唇的构造,基本上是一致的,是那种张大千所欣赏的理想美类型。(华夏珍宝博物馆)
下一篇:没有了
张大千仕女图人物画《凤箫图》创作简评...
张大千书画作品《凤箫图》于1955年创作画中仕女堆发高髻,顶戴凤冠,系珠串,披服边沿饰草纹,似麻姑或西王母等仙家之造型;手捧排箫,跨白凤翱翔于彤云间,所披丝帛随风飘扬。开脸、头饰以至身上彩物均以工笔...
李可染山水画作品《江南鱼米之乡》创作风格解读...
《江南鱼米之乡》创作于1965年,款识中“可染忆旧稿作此”,“旧稿”指李可染在五十年代写生作品。此作正是李可染从“写生探索期”到“整合升华期”的作品之一。李可染虽是苏北人,却曾长期生活在江南...
刘海粟黄山题材《海天旭日图》山水画创作解析...
刘海粟1989年创作山水作品《海天旭日图》尺寸158.5×570cm。款识:海天旭日映金秋,黄山万壑眼底收。奇松满崖呼啸出,笑播彩雨洒神州。一九八九年六月,客在汉堡,泼彩忆写黄山云海天下美景,刘海粟年方九十...
吴冠中墨彩作品《贵州侗家山寨》创作解读...
吴冠中1992年墨彩作品《贵州侗家山寨》作品题款:八十年代初作贵州侗家村寨,吴冠中追记,一九九二年。吴冠中《贵州侗家村寨》作品为80年代初所写颇具代表性的贵州系列墨彩作品。画面构图严谨而饱满,用...
齐白石孤诣苦心之作《灵雕苍肃图》创作解析...
齐白石孤诣苦心之作《灵雕苍肃图》《灵雕苍肃图》,其独特之处在于,猛禽之造型灵动异常,于苍松之巅俯瞰环宇,顾盼生辉,睥睨四野。整幅画作突出一个“灵”字,鹰隼栩栩,雄姿兀立,神采焕然。虬松之骨干则苍浑...
李可染《长征》书画作品创作技巧解析...
李可染史诗巨制《长征》书画作品镜心设色纸本96×146.5cm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诗词是画家常用的创作题材之一。此幅《长征》中,景物横向展现,重山叠积,如犬牙高低,参差错落,雄奇壮丽。红军队伍沿狭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