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君:传承中创新陶瓷粉彩画
瓷路芳华
一路行走,一路芬芳
——访景德镇钰熹瓷艺设计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师黄丽君
编者按
芳华驻四季,绚丽半边天。景德镇以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为契机,越来越展示出开放、自信、实干的新形象。为充分展示我市陶瓷行业的巾帼英雄适应时代要求,站在发展前沿,自立自强、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和奋斗风采,履行好妇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责,市妇联特开设“瓷路芳华”专栏。聚焦一批陶瓷行业的女性艺术人才、工匠、技术能手、非遗传承人、企业家等,展现她们的创作成果、讲好她们的励志故事、弘扬她们的工匠精神。以小见大,把个人的成长成才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新征程上,奔跑出瓷都女性的最美身影!
今天是专栏的第十四期
一起来看看吧!
初冬午后,阳光透过幔纱折射进屋来,轻柔地洒在身上感觉温柔。一个五官精致、装束淡雅的女子正倚靠在桌前,望着眼前繁华的街景沉思,她就是钰熹瓷艺设计师、江西陶瓷工艺美术师黄丽君。
陶瓷绘画是内心最好的表达
黄丽君祖辈都在陶瓷行业:外祖父从事陶瓷粉彩绘画设计,她从小耳濡目染渐渐爱上了陶瓷绘画。著名画家徐有为是邻居,她曾跟随学习瓷画。她在景德镇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又报考了陶瓷大学成人美术专业班学习,通过民间瓷画工艺的历练,很快在瓷画界脱颖而出,2007年开设了个人瓷画艺术工作室。
黄丽君从艺二十载,以粉彩为主,并以釉下雕刻、颜色釉为辅,形成的清新隽雅的综合装饰效果。虽然一直生活在城市,但她却向往自然风光,于是写生和游历是她另一种生活。宋画对她的影响很深,她经常研究、临摹宋画。宋画让她一看就是半天不动,身临其境。她说:运用宋画的古意之美,在感受古人的神情意趣的同时,也常汲取其绘画技巧与设色风格。为了提高绘画技巧与艺术理论水平,黄丽君经常在网上远程参加书画学习,报了北京著名画家王震“沒骨画”培训班。艺术总是相通的,取他人之所长,融入瓷画中,丰富了瓷画艺术的表达,从而探索出自己的瓷画艺术语言。她还结合国画的布局,融合水彩画的特色创作出独特的陶瓷粉彩艺术作品。她说:学习陶瓷绘画是自己内心最好的表达。
艺术创作源自于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黄丽君说:“我的陶瓷艺术创作就是来源于生活,比如在日常看到的和想到的,它有可能是一个场景,也有可能是一幅图片或是某个人物。画画对我来说书写感十分重要,注重于笔墨的组合关系,笔墨的跌宕起伏表达出创作者的情绪,我的每一划笔触都有我的故事。”平时她经常研究传统文化,也关注设计类新时尚和潮流。希望通过大量的阅读拓展知识面,将个人的体会、感悟运用于陶瓷艺术创作中,使自己不断提高。
在创作《晓日浓薰富贵春》《秋韵》《瑞雪迎春》《亭亭玉立》作品中,她则更倾向于追求清新、雅致的气息,降低了画面色彩的纯度,使得画面色彩淡雅,用平远推进的构图表现错落有致的景物,让人领略到一种不可言传的江南气质。
看过她陶瓷作品的人都有同一种感受:别开生面,意味深长。无论是人物或是山水,花鸟,无一不透露出传统国画的独特韵味,使人能领略到作者的艺术技巧和对自然的崇拜。
传承中创新陶瓷粉彩画
粉彩瓷是中国最精湛的彩绘装饰艺术之一,它“吸收了国画技法,以渲染法彩绘。黄丽君说:“作为擅长以陶瓷粉彩艺术为主的技师,我是这样理解的:传承是根基,根深才能叶茂;创新是活力,有活力才能蓬勃。所以,任何艺术若想能持续发展,都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创作出了众多世人喜爱的优秀陶瓷艺术作品”。所以,她的作品在传承和创新上能看到许多灵气,人物画《婴戏图》《童趣》等作品,色彩饱满而又柔和,人物丰富而又有趣。
这些作品笔法精致,形神兼备,古朴、典雅、大方,其构图、意象、色彩、线条都别出心裁,极具个性,即反映出高古典雅的艺术效果,又使画面完美统一,有时代感强。
俗话说“书言志,画传情。”黄丽君喜欢宋代山水画的风格,并延承与拓展到自己的作品中。她说:“陶瓷技法诸多,表现形式也很丰富,在不断学习和钻研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创作出新的作品。”她就是这样,通过控制颜料的多少来获得系列不同的深浅浓淡,增强物象的真实感和立体感。梅花香自苦寒来
黄丽君研发设计的陶瓷产品款式、图案、釉面、色彩、花色深受消费者喜爱。多年来,这位陶瓷艺术界后起之秀创作的陶瓷美术作品先后在全国、省、市举办的各类陶瓷艺术展评中多次获奖:《花开富贵》荣获第九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优秀作品金奖;《梦之境》被江西工艺美术馆收藏;《童趣》荣获第二届“中国江西工艺美术精品展”优秀作品金奖,在江西工艺美术优秀作品收藏活动中荣获银奖;《夏意》荣获“新时代·新气象——宣传十九大全市职工书画展”一等奖;2021年《锦绣前程》荣获“大地奖”金奖。
她的多篇论文发表于省、市级刊物:《浅谈花鸟画的起源及其审美特征》《浅析陶瓷山水画的意境》发表于《景德镇陶瓷》。2020年论文《宋代山水画风在当代陶瓷山水画中的延承与拓展》《谈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当中婴戏题材的艺术表现》发表于《陶瓷研究》。
同时,黄丽君还不忘带动更多的人发展瓷都陶瓷事业。多年来,她义务开展陶瓷艺术培训100多人次,并参加各种公益慈善活动,累计为社会捐赠作品价值10多万元,给30多名青年提供就业的机会。
经过二十多年的打拼,黄丽君如今也成为了江西省高级技师(国家一级)、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景德镇市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市职工书画协会副会长。2019年荣获江西省巾帼建功标兵,2020年被聘为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2021年评为景德镇市三八红旗手,2021年景德镇动高层次人才D类,2021年成为了昌江区政协委员。黄丽君在讲述她的故事,她说:希望通过作品展现更好的自己,也希望通过自身知识的不断积累,创作出有深度、有思想的新作,赋予作品鲜活的性格和拟态的想象。她一路欢歌,一路芬芳,在陶瓷艺术领域里,不断开出明媚的花朵。
愿她一路欢歌,一路芬芳!
张玉春
上一篇:汪儒斌:坚守傩文化的传承
下一篇:没有了
黄丽君:传承中创新陶瓷粉彩画...
瓷路芳华一路行走,一路芬芳——访景德镇钰熹瓷艺设计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师黄丽君编者按芳华驻四季,绚丽半边天。景德镇以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为契机,越来越展示出开放、自信、实干的新形...
汪儒斌:坚守傩文化的传承...
湖北恩施:傩面具制作技艺的传人傩面具是傩文化中傩舞、傩祭、傩戏中使用的道具,是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傩面具种类众多,造型各异,一般为杨柳木和香樟木所雕,然后敷彩上漆,粗犷朴拙、庄典华丽。恩施市...
柯昌云: 传承传统 永葆“匠心”...
在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状元街,有一个“非遗”缠花手工技艺展示摊位,吸引着不少喜欢漂亮的年轻女孩的目光。现场展示缠花这一技艺的手艺人,正是首届晋江市工艺美术大师柯昌云。柯昌云出生于1985年,来自...
杨传文:守护匠人匠心传承非遗文化...
摘要:杨传文说,虽然困难,但仍然坚守对戏曲热爱的初心。对于时刻不忘弘扬非遗文化的杨传文夫妇来说,最好的守护便是传承,根据孩子的爱好,夫妇俩将儿子送到艺校学习唢呐。如今学有所成,俩儿子也经常跟随父...
张翠梅:栩栩如生刻纸作品迎冬奥...
河北民间刻纸艺人笔刀添福迎北京冬奥会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的民间刻纸艺人张翠梅,凭借一双巧手,用中华传统“非遗”技艺创作出了一幅幅主题刻纸作品,借此表达对北京冬奥会即将到来的喜悦之情。记者...
刘宇:盼“火中雕塑”不遇寒冬...
文脉颂中华刘宇:盼“火中雕塑”不遇寒冬一把镊子、一根料棒、一盏喷灯……料棍在火中融化,趁其未凝固,用镊子完成拉、抻、点、压等动作,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小家伙“浴火而生”。随着时代的发展,回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