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胡家文:让旅游非遗雕刻工艺品走向广阔舞台

发布:2022-05-14 10:10 栏目:人物 编辑:Rmscw 来源:多彩贵州网

原标题:传承“非遗”项目“细岩雕刻” 让旅游工艺品走向广阔舞台

在刚刚结束的2022多彩贵州旅游商品大赛中,一件精美绝伦的紫袍玉带笔筒从众多旅游工艺品中脱颖而出,荣获银奖。这个笔筒的创作者,就是“胡一雕”创始人胡家文。

“胡一雕”是什么?答案只有去到位于清镇市清州大道四季贵州半山小镇的“胡一雕”非遗民族文化展览馆寻找。

远远看去,“胡一雕”的招牌非常醒目。走近一点,透过玻璃已经能感受到馆内古色古香的韵味。迈步进入,精美屏风、各式茶台、家居摆件、精美首饰映入眼帘,让人目不暇接。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里的工艺品大多是在石头上雕琢而成,这些石头呈现出绿色和紫色,触感冰凉。听胡家文介绍才知道,这种石头是贵州梵净山一带独产的紫袍玉带石,多年前国家已经禁采,如今存世的原石已经很少了。而这种雕刻手法就是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细岩雕刻”。

胡家文之所以会接触雕刻,跟他的家乡清镇市犁倭镇分不开。犁倭镇自古就有雕刻传统,至明代胡氏一族在先人雕刻技法的基础上,又创新性地融入了国画手法,并采用虚实结合的雕刻方式,创作出了一种独一无二的雕刻技法,并将这一技法命名为“细岩雕刻”。从此,细岩雕刻这一胡氏的独家原创技法流传下来。

在“胡一雕”非遗民族文化展览馆内,一件精巧绝伦的紫袍玉带石材质大型雕刻作品摆放在最显眼处,名为《松风茶韵图》,是“胡一雕”工作室的镇馆之宝。它的创作者就是胡家文的伯父、雕刻大师胡正德。

幼时起,胡家文就跟随胡正德学习雕刻技艺。2016年,在外打拼的胡家文返乡创业,创建了工作室。2017年10月,胡家文荣获贵阳市总工会命名的贵阳市首届“筑城工匠”荣誉称号,30来岁的胡家文成为细岩雕刻大师级人物。

2021年,展示馆揭牌开馆,近期获得了贵阳市旅游商品购物场所示范点的称号。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和购买胡家文团队创作的石雕、木雕、玉雕、蛋雕作品,还可以化身为一名文艺青年,亲身体验一番雕刻技艺,体会其中的乐趣。

在专门为雕艺爱好者和学生设置的体验场地内,各种体验材料、工具齐全,胡家文会手把手指导示范、传习技艺。体验者不仅可以获得学习过程中的快乐,还可以将自己亲手创作的作品带走留作纪念。

胡家文说,为更好地传承细岩雕刻,他立志建立科普示范基地。他认为,细岩雕刻不但需要传承,还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融入现代生活元素,创造符合当代需求的旅游商品,让传统工艺更受游客喜爱,让细岩雕刻成为一张靓丽的贵州名片。




上一篇:郭桂星:在陶瓷创作路上走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胡家文:让旅游非遗雕刻工艺品走向广阔舞台...

原标题:传承“非遗”项目“细岩雕刻”让旅游工艺品走向广阔舞台在刚刚结束的2022多彩贵州旅游商品大赛中,一件精美绝伦的紫袍玉带笔筒从众多旅游工艺品中脱颖而出,荣获银奖。这个笔筒的创作者,就是“...

2022-05-14 人民收藏网
郭桂星:在陶瓷创作路上走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郭桂星:瓷上生彩为白瓷扮装郭桂星,国家一级/高级技师、福建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16岁时便到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传统陶瓷雕塑,在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苏献忠指导下,深深热爱上了...

2022-05-13 人民收藏网
艺术家林天禄:老男孩与一群“毛绒绒”的小可爱...

不久前,画展《阿尔卑斯幽灵》在两江新区金山意库开幕,展览的主角是披着毛绒外套的兔子,温柔可爱的画风吸引了不少观众。但萌萌的卡通形象,却出自于一位大胡子叔叔。他是艺术家林天禄,看似“粗糙”的外...

2022-05-13 人民收藏网
福建寿山石雕刻大师林国仲:创新之路可开新道...

中新网福州5月12日电(叶秋云)“继续沿用传统的题材、技法,是很难突破或跨越寿山石雕领域这些大师的。”三十多年来,福州市寿山石雕刻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林国仲一直在探索传统的寿...

2022-05-13 人民收藏网
藏品精粹——名家马将伟精品拍卖网络作品展...

马将伟,生于1971年4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人,1990年毕业于呼和浩特市师范学校,后进修于内蒙古教育学院。现任教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新营子镇第一小学。现为中国楹联...

2022-05-12 人民收藏网
泥塑大师用太行山泥土再现“马兰歌声”...

保定晚报讯(记者葛淑霞通讯员李秀哲)连日来,在曲阳县马若特艺术馆内,前来参观《情系马兰》《唱响冬奥》泥塑作品的观众络绎不绝。由该县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马若特创作的这两组泥塑作品,取材于邓小岚老师...

2022-05-12 人民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