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各地博物馆迎来打卡热
认识青海、认识三江源从探秘博物馆开始。这个夏天,我省各地的博物馆迎来暑假打卡热,一座座博物馆在炎炎夏日为省内外观众开启一场奇妙探索之旅。
西宁市博物馆镇馆之宝圆銎宽叶倒钩铜矛。摄影:吴梦婷
7月以来,4.5万人次打卡省博物馆
青海大地上,历史遗珍和红色遗迹星罗棋布。想要了解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精髓,博物馆是一个重要窗口。在这里,无论是历史民俗还是文物遗迹,都是最鲜活的标本。
进入8月,除了青海的热门景点,青海省博物馆、青海藏文化博物院、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西宁市博物馆等文化场馆也成为人气旺地,一件件可看、可读的出土文物、历史遗存成为游人眼中的独特风景。
8月7日上午,青海省博物馆入口处,游客排队扫码入场。走进“青海历史文物展”展厅,青海的文明图卷徐徐展开。鱼纹彩陶盆、铜矛、陶罐等精品文物,勾勒出青海先民的活动轨迹。
王璐是广州大学历史学专业的学生,今年暑假,她和同学专程前往西宁市、黄南藏族自治州等地,学习了解当地的文化。王璐告诉记者,每到一处旅游,首先会参观当地的文化场馆,这次青海之行,她参观了青海省博物馆和青海藏文化博物院,感受到高原文化的魅力。
青海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建新介绍,自6月23日省博物馆恢复开馆以来,游客接待量持续增长,特色活动有序开展,整体呈现稳步回升态势。目前,每日的门票预约量均已达当日最高限额。
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实践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暑假以来,省博物馆陆续举办丝绸之路青海道主题绘画创作、陶器修复体验等社教活动,让博物馆教育更加立体化。伴随暑假黄金旅游期,省博物馆也迎来了一波参观热潮。7月以来,省博物馆观展人数达4.5万人次。
博物馆变身社会大课堂
暑假,走进青海省各大博物馆,随处可见孩子们的身影,他们或是在家长的带领下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或仔细聆听讲解员的讲解。
周末,市民陈珊带着孩子走进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这座2018年开放的博物馆,从茫茫宇宙到青藏高原,再到地下的各种矿物晶体,讲述着地球的秘密,展示着自然与人类的故事,每年吸引上万人前来参观学习。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陈珊和孩子参观了博物馆的每一个展厅。她说:“以前了解青海就是青海湖、三江源,但在这里更深刻地了解了大美青海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藏资源,对孩子来说,是一堂生动的自然科学课。”
目前,我省登记备案的博物馆、纪念馆共41座,可移动文物数量31万件(69960件套)。各地的博物馆通过教育推广、文创开发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日益缩短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在海东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地,博物馆也成为游客打卡的必选项。莫河驼场青藏驼队纪念馆馆长张存虎说,自2018年以来,莫河驼场接待游客数量超过7万人次,尤其是假期,来自省内外的游客走进莫河驼场历史陈列馆,聆听驼工们的奋斗故事。张存虎也注意到,在纪念馆的观众中,年轻人的占比越来越高,纪念馆游客年轻化趋势明显。
打卡博物馆成年轻人新潮流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博物馆及藏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使得博物馆人气更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我省各地的博物馆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推出“云”展览、博物馆直播、文创产品研发、数字展厅等,通过层出不穷接地气的创意,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博物馆,让逛博物馆从旅游清单的可选项变成必选项。在博物馆的观众中,80后、90后占比较大。
“文物记录着几千年来的民族智慧,是我们了解历史的桥梁。博物馆里的每件文物,都是一段历史的浓缩,一种文化的结晶。”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建新说,现在观众更希望从展品背后学到更多知识,这对博物馆内涵和展陈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在“博物馆热”的背后,不仅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的群众基础,博物馆的传承与创新,更好满足了公众精神文化需求。此外,我省各市州的博物馆不断提升文物保护水平,博物馆展览中加入数字技术,让观众在看到博物馆文物藏品的同时,拉近了文物和观众之间的距离。
【相关阅读】
这份攻略带你开启“博物馆奇妙之旅”
如今,青海省有博物馆、纪念馆共41座,如何在青海各地开启“奇妙博物馆之旅”?博物馆有哪些镇馆之宝、精品展览?记者为您整理部分博物馆逛展攻略。
●青海省博物馆
在青海省博物馆,观众可以看到“青海历史文物展”“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青海考古成果展”“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录展”主题展览。
镇馆之宝有距今五千多年历史的舞蹈纹彩陶盆、青铜时代早期最大的石磬——黄河磬王、现存中国最早的铜镜——七星纹铜镜、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靴子造型陶器——彩陶靴。
省博物馆实行网络实名预约参观,每天预约上限调整为600人次。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9时至17时(16时30分后停止检票)。
地址:西宁市城西区西关大街58号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常设展厅有丝绸之路与青藏高原文明、藏族服饰、藏毯工艺等。镇馆之宝有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唐卡巨作——《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
开放时间为9时至18时(17时暂停售票)。
地址:西宁市生物园区经二路36号
●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是国内首家以自然资源为主题建设的博物馆,首次实现了山水林田湖草生物矿产等自然资源全要素融合展示的博物馆。馆内一米多高的紫水晶洞,还有天然金刚石、水晶、玉石等各类宝石矿物让你一饱眼福。
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10时至16时。
地址:西宁市海湖新区海晏路75号
●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
青海有彩陶王国之称,在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新店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的数以万计的彩陶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裸体人像彩陶罐更是被学术界誉为“彩陶之母”,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9时30分至17时(16时30分后停止检票)。
地址: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柳湾村
●西宁市博物馆
西宁市博物馆内有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书画、古籍等各类别的2000余件珍贵文物,既是西宁盆地先民从鸿蒙初开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数千年来西宁各族群众不断融合、携手并进创造灿烂历史的见证。
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9时至17时(16时30分后停止检票),参观人数全天限定500人。
地址: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大街111—7号
●喇家遗址博物馆
喇家文化遗址是一处距今4000多年的古人类聚落遗址。喇家遗址不仅发掘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碗面条,而且出土了石磬、玉璧、玉琮等大量文物,这是远古时期黄河文明的辉煌再现。
地址: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喇家村
西海都市报(吴梦婷)
上一篇:河北省保定建设“博物馆之城”
下一篇:没有了
青海省各地博物馆迎来打卡热...
认识青海、认识三江源从探秘博物馆开始。这个夏天,我省各地的博物馆迎来暑假打卡热,一座座博物馆在炎炎夏日为省内外观众开启一场奇妙探索之旅。西宁市博物馆镇馆之宝圆銎宽叶倒钩铜矛。摄影:吴梦婷...
河北省保定建设“博物馆之城”...
弘扬“燕赵风骨、直隶风韵、革命风华、京畿风范”——保定建设“博物馆之城”近日,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保定市“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2022至2025年,围绕...
西安碑林博物馆开展安保教育培训...
日前,西安碑林博物馆为增强新安保中队的履职能力,联合安保公司对安保中队开展岗前业务能力培训及演练,安保公司管理层及安保中队30余人参加。此次教育培训紧紧围绕该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安...
耀州窑博物馆到照金纪念馆开展交流活动...
8月5日,耀州窑博物馆组织全体讲解员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开展馆际学习交流活动。活动中,照金纪念馆讲解员为大家生动讲解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红色历史,讲述了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革命...
许昌塔文化博物馆开展“相约塔博 探秘之旅”暑假研学活动...
喜迎二十大文化更精彩——许昌塔文化博物馆开展“相约塔博探秘之旅”暑假研学活动为进一步提升许昌塔文化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充分发挥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的工作职能,为...
云浮市博物馆“云博仲夏夜”活动成功举办...
8月5日晚,由云浮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云浮市博物馆主办的“云博仲夏夜”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在市博物馆成功举办。活动旨在为更好发挥博物馆的宣传教育职能,展现云浮传统技艺文化,丰富夜间群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