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博物馆“丝路遗珍·童心共绘”主题教育活动
法门寺博物馆“丝路遗珍·童心共绘”主题教育活动走进凤翔区东关社区
为丰富青少年暑期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5年7月18日,法门寺博物馆走进宝鸡市凤翔区东关社区,开展“丝路遗珍·童心共绘”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文物讲解、视频观摩、手工实践等环节,40余名社区小朋友近距离感受了法门寺博物馆文物的魅力,在趣味互动中开启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历史文化进社区
故事开讲:
丝绸与香囊里的“唐代朋友圈”
活动伊始,法门寺博物馆教育员以“香与美——唐代丝绸及香囊”为题,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文物课。教育员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法门寺地宫的发现过程,紧接着用“照片+复制品展示”的方式,让小朋友们更为直观的感受文物的魅力。
“蹙金绣上的金线,是唐代工匠用手工捻出来的,最细直径只有0.06毫米;而这个香囊里的陀螺仪结构,能让里面的香料始终保持水平,不会洒出来!”教育员边展示边提问,小朋友们争相举手回答,现场气氛热烈。
视频观摩:
跟着《馆长来了》探秘唐代茶具
随后,小朋友们观看了山东卫视出品的《馆长来了》节目片段,跟随镜头走进法门寺博物馆,近距离欣赏地宫出土的鎏金银茶碾、琉璃茶盏等茶具。节目中,馆长魏晓龙详细讲解了法门寺金银茶具的相关知识及唐代茶文化的发展。
“原来古代人喝茶还要放盐啊!”“玻璃在唐代居然比黄金还珍贵!”视频结束后,孩子们热烈讨论起来。教育员趁机引导:“这些茶具不仅是实用器,更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手绘琉璃盘:
童心巧手绘就丝路华彩
活动的重头戏是“手绘琉璃盘”手工实践。博物馆工作人员为每位小朋友发放了纸盘素坯与颜料,并展示了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琉璃盘及鎏金银碟的纹样图集。孩子们或临摹罂粟纹、团花纹,或自由创作,用五彩颜料在盘面上勾勒心中的“丝路美景”。
“我画的是龙,我最喜欢龙了!”“我的盘子上有一朵大莲花!”小朋友们一边涂色,一边兴奋地分享自己的创意。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穿梭其间,指导技法,鼓励孩子们大胆表达。最终,一件件充满童趣与想象力的“琉璃盘”诞生,孩子们举着作品合影留念,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文化润童心:
让历史“活”在孩子手中
活动结束后,东关社区工作人员郭老师表示:“这样的活动既有趣又有意义,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感知。期待法门寺博物馆常来社区,带来更多精彩的文化课!”
此次“流动博物馆”进社区活动是法门寺博物馆“文化惠民”系列活动的创新实践。未来,博物馆将继续拓展社教形式,通过“文物+艺术”“历史+游戏”等模式,让文物“活”起来、文化“传”下去,为青少年播撒文化自信的种子。
下一篇:没有了
法门寺博物馆“丝路遗珍·童心共绘”主题教育活动...
法门寺博物馆“丝路遗珍·童心共绘”主题教育活动走进凤翔区东关社区为丰富青少年暑期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5年7月18日,法门寺博物馆走进宝鸡市凤翔区东关社区,开展“丝路遗珍·童心共...
黄冈大别山地质博物馆暑期科普走进体育路社区...
黄冈大别山地质博物馆暑期科普走进体育路社区为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7月17日上午,湖北黄冈大别山地质博物馆联合黄冈师范学院红心社会实践服务队,走进体育路社区开展了一场以“探索...
海南州民族博物馆开展流动博物馆“进乡村”活动...
海南州民族博物馆开展流动博物馆“进乡村”活动7月17日,海南州民族博物馆在共和县廿地乡组织开展了流动博物馆“进乡村”活动,将承载着丰富民族文化记忆的展览“搬”到田间地头,以生动鲜活的形式推...
沂水县博物馆举办“笔墨香茶·雅集修心”综合研学活动...
沂水县博物馆举办“笔墨香茶·雅集修心”综合研学活动7月19日,沂水县博物馆内墨香氤氲、茶韵悠长,一场别开生面的"笔墨香茶·雅集修心"综合研学活动在这里诗意展开。活动巧妙融合书法、绘画、香道...
宁县博物馆举办“青铜器、陶器文物鉴定技术”专题培训班...
宁县博物馆举办“青铜器、陶器文物鉴定技术”专题培训班近日,宁县博物馆举办“青铜器、陶器文物鉴定技术”专题培训班,邀请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永安对县博物馆全体职工、社会爱好人士30余...
画笔绘文物,童趣寻“珍宝”—— 昌江县博物馆亲子活动欢乐落...
画笔绘文物童趣寻“珍宝”昌江黎族自治县博物馆7月18日上午,亲子家庭如约而至,共同赴约这场以“你画文物我来找”为主题的亲子文化盛宴。每组家庭在工作人员的热情指引下,有序完成签到。签到结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