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聚礼贤堂特邀书画家秦林山:其疾如风,其徐如林,进掠如火,不动如山
张彦远采诸书之说,叙书画之源: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中国十大国粹中,书画排第一。书为书法,画是中国画。中国书画是流传了数千年的艺术,在这存在和发展中具有了深刻且有内涵的意义。
关于中国书画和外国画,艺术也是有区别的,我国书画家秦林山先生曾说过:外国画主要是技巧,中国绘画是一种文化,外国画讲究科学,人体比例、解剖、色彩、光线,中国绘画是讲哲学的,没有文化是不行的,没有书法更不行。
秦林山,浙江天台县人,现任上海任伯年艺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秦林山在画艺方面偏好山水,并得黄纯尧教授细心辅导。代表作有《山水画系列》、《扇面作品系列》等优秀作品。
秦林山先生不但画艺超群,同样在书法上的造诣也很高,他曾言:陆俨少提出来画家要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有人提出来七分读书,二分写字,一分画画。无论是哪一种观点,都体现出了读书的重要性,任何的文化创作,它们的基础都是文化,而获得文化的捷径就是要多读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你有了一定的沉淀和积累,才会在创作的过程中才思泉涌。他的作品如其名:其疾如风,其徐如林,进掠如火,不动如山。
对于书法和绘画,秦林山先生也曾提到:关于书法,大家都是知道的,书法是文字衍生出来的艺术,好不好一眼就能看出来,书法也是讲究技艺的,其中变化万千,起笔、转笔、运笔、提按,有变化就有了看头。而关于绘画,如果绘画画直线是一笔下来了,另外一笔又是直线,那样画轮廓线就没有看头,但是用书法运笔看,它有起笔、运笔、有按有提,有变化,这个变化根据感情变化,感情变出来以后字就显得很好看。提起来再转过来,有转折了,一波三折,像写小说一样,有曲折才有故事,才有内涵,才有味道。但这个内涵不光是运笔的变化,还有情绪在里面,这是一个。不但是情绪,最后还反映了你的学问。你有学问就显示有学问,没有学问也可以显示出来没学问。文雅人表现出文雅,粗野人表现粗野。
近期,为了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秦林山老师多次参加由上海正珊所牵头主办的“齐聚礼贤堂——中华传统书画艺术交流会”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以一种文化传播创新方式,将中国传统国画、书法等高雅艺术,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传递、传播给人民大众,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相结合的形式,更方便、全面的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
秦林山先生部分作品欣赏:
下一篇:没有了
齐聚礼贤堂特邀书画家秦林山:其疾如风,其徐如林,进掠如火,不动如...
张彦远采诸书之说,叙书画之源: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中国十大国粹中,书画排第一。书为书法,画是中国画。中国书画是流传了数千年的艺术,在这存在和发...
齐聚礼贤堂特邀书法家许水新:昂头天外笑,湖海一书生...
行草之妙,飘逸中亦有稳重。行书之妙:“乎其不得不行,止乎其不得不止”,草以点画为性情,使转为形质。众巧百态,无尽不奇。行草集两者之美,观之若紫禁之巅,一剑西来,一手诗一手酒,看龙蛇笔走,墨泼南溟。中国书...
王利军巨幅人物画《唐山抗震救灾》被美术杂志连载...
乐亭籍军旅画家王利军巨幅人物画创作《唐山抗震救灾》被《美术》杂志连载由中宣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共同主办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一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在中国共...
齐聚礼贤堂特邀书法家秦建强: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
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大瑰宝,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进。以字为载体,一笔一划诉春秋,一撇一捺绣温柔;古语云,歌以咏志,书以壮怀。书法作为中华不可缺少的存在,不仅因为其本身幽雅的人文性,深刻的哲...
齐聚礼贤堂特邀书法家金国良:融和古之传承,彰显今之风格...
诗苑书林觅古情,山阴道上踏歌声。兰亭虽远终须到,莫向行人问路程。赏析优秀书作,其用笔、结体、布白、神采、风格、行气、形质等精妙,使人在赏析过程中,方寸之间,纵横之处,仿若见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清风出...
齐聚礼贤堂特邀画家范伟:初见不知画中意,再见已是画中人...
自先秦至隋唐,从隋唐至宋元,从宋元至明清,“写意”一脉传承,不断超越:岩画、彩陶清新本真的描画;玉器、青铜神妙狞厉的远古气息;顾恺之飘逸若神的精彩绢绘;王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的论调;白居易《画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