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何伟珍:走出鄱湖,结缘陶瓷

发布:2021-12-16 08:41 栏目:人物 编辑:Rmscw 来源:瓷都妇女天地

瓷路芳华

德艺双馨香溢远,载誉扬波帆正悬

——记景德镇市“三八红旗手”何伟珍

编者按

芳华驻四季,绚丽半边天。景德镇以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为契机,越来越展示出开放、自信、实干的新形象。为充分展示我市陶瓷行业的巾帼英雄适应时代要求,站在发展前沿,自立自强、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和奋斗风采,履行好妇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责,市妇联特开设“瓷路芳华”专栏。聚焦一批陶瓷行业的女性艺术人才、工匠、技术能手、非遗传承人、企业家等,展现她们的创作成果、讲好她们的励志故事、弘扬她们的工匠精神。以小见大,把个人的成长成才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新征程上,奔跑出瓷都女性的最美身影!

今天

是专栏的第十二期

一起来看看吧!

【人物名片】何伟珍,女,1987年出生,江西鄱阳人,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2020年被授予“景德镇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现为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家,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粉彩山水代表性传承人,景德镇市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景德镇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浙江宁波财经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创作以粉彩和青花为主,擅长山水和花鸟绘画及设计,多件作品被省市博物馆收藏,连续获得多项国家级大赛“金奖”,作品深受国内外收藏家及投资者的喜爱。引子:采访是在何伟珍的“伴山居”工作室进行的,她的工作室温馨典雅,室内悬挂或陈列着许多她近些年绘画的精美陶瓷作品,从大气磅礴的《德天跨国瀑布》《深山幽居图》到仿宋画小瓷板、青花雪景,每一幅作品都堪称精品,让人赏心悦目。在作品陈列室欣赏完画作,随后坐在雅致的小院中喝茶与她聊起学艺道路和陶瓷人生。

走出鄱湖,结缘陶瓷

何伟珍在家乡鄱阳县高中毕业,怀揣导游梦的她由于父亲的反对,没能如愿进军导游界,随着景德镇的叔叔、姑姑来到景德镇学艺,叔叔当时与原艺术瓷厂的老艺术家程爱国交好,程爱国是著名陶瓷艺术家王云泉的弟子,粉彩绘画技艺高超,于是叔叔把侄女送到程爱国老师身边学艺。

学艺的前两年,尽管生活艰苦,何伟珍无论寒冬酷暑每天都坚持十几个小时学画,在如饥似渴学习技艺的同时,靠着自己的努力上进与刻苦钻研如愿进入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进修学习。系统的专业课程学习,拓展了理论知识和艺术视野,因此她的画技日益长进,两年后,她就能独立创作了。师傅程爱国说,所带的四个弟子中,惟有何伟珍最令他骄傲,虽然她不算天分最高,却是最勤奋刻苦的,也是他艺术道路走得最远的一个徒弟。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何伟珍参与了中国艺术大师涂老师的奥运瓷创作团队,半年时间在涂老师的指导和影响下,何伟珍的技艺更是突飞猛进,作为创作团队的积极分子,她不分白天黑夜地画,辛勤付出换来了丰厚的回报,在技艺不断提升的同时,她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不甘平庸的她,选择了用第一桶金创办自己的工作室,一个才20出头的姑娘,就有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

破茧化蝶 自成一家

艺术的灵魂在于创新。作为一名传统粉彩技艺绘画者,何伟珍一直坚持在传统中寻求创新,她的陶瓷绘画风格具有独创性。学艺时的师傅是粉彩艺术界的资深前辈,她深知向前人、向他人学习是必要的,但重复他人就等于取消自己,她始终坚持用“心”去创新。生活中的她,是一个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的人,时常足不出户闭门作画,日复一日尝试着从传统中去寻找突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探索,她终于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她发扬中国传统国画的优良技法,将其巧妙运用于陶瓷美术创作之中,她创作的一系列仿宋代纸绢画就独具韵味,釉面和色彩呈现出陈年宣纸和绢布状的棕褐色,轻微泛着点状的肌理纹路,富有陈年的色彩质感,与宋代绢画有很高的相似度,画面隽永秀美。

她不局限于对传统山水图案的简单描摹,而是师法自然,为了创作生动的作品,她经常背起行囊去名山大川、野山小溪写生采风。风尘仆仆写生回来,往往大半个月关起门来搞创作,还时常关上手机谢绝一切应酬。采访过程中,她丈夫刘先生讲起了一件她“闭关修炼”的事情,那时候他们还处在婚前热恋阶段,有一次,她为了创作出一件大型作品,竟然与他约定一个月彼此不见面,把自己关在家里潜心创作,待作品完成,他才得以被“召见”。丈夫谈起往事时,何伟珍眼里露出几分甜蜜的羞怯,一个二十几岁的女孩,对艺术的追求如此痴迷。

天道酬勤,何伟珍的作品逐渐崭露头角,得到陶瓷艺术界及收藏家的一致认可。2013年5月,一位香港收藏家想寻求一幅家乡武夷山的大型瓷板画作为自己博物馆的正厅画,找了一些艺术家画,结果都不满意。何伟珍十分理解香港客人的家乡情怀,为此她一接手这个任务,就赶往福建武夷山实地写生采风。回来后创作的《武夷神韵》大型瓷板画得到了香港客人的高度认可,还一并收藏了她一套5尺6的重工粉彩四条屏《春夏秋冬》作为镇馆之宝。

她在粉彩艺术界的名气越来越高,各类奖项与荣誉一个个接踵而来, 2012年作品《高原祥云》荣获“首届中国唐山市凤凰花卉国际文化艺术节”陶瓷大赛 “金奖”、2016年作品《清泉流不息》荣获2016景德镇·唐英杯陶瓷艺术百花奖“金奖”、2016年作品《晴川揽胜》荣获第四届中国陶瓷名家名作展暨2016年陶瓷作品评比“金奖”、2017年作品《登高图》获第五届中国陶瓷名家名作展“金奖”,2018年至今,作品《溪山春色》《夏林山寺》《山水清音》等相续荣获金奖、银奖。作品《春夏秋冬》连续获得两项大奖,《春夏秋冬》荣获2020年第九届“大地奖”中国陶瓷创新与设计大赛金奖。

何伟珍不仅作品拿奖到“手软”,各种社会荣誉也是纷至沓来,这些荣誉也成了她继续创新的动力。她也是目前景德镇获评“省级工艺美术家”最年轻的一位女艺术家。千年瓷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能工巨匠灿若星河,她是其中闪亮的一颗。积善之家 必有余庆

何伟珍不仅在艺术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她还热心公益,积极参加社会各项公益活动,她的家庭也被评为“江西省最美家庭”。对小家,她是贤妻良母、孝女贤媳,对于“大家”(祖国),她心中充满感恩和热爱,多年来创作的《井冈雄风》《雄关漫道真如铁》等多件作品在省市相关纪念活动中展出获奖,今年又与丈夫一道设计创作了《盛世中华》奋斗杯庆祝建党一百年。

从2010年开始热心慈善事业,十多年来她做过许多不同类型的公益,既有助残扶贫,又有各种慈善捐赠义卖,只要是对社会有意义的捐赠活动,她都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同样的选择。2010年积极参与陶瓷艺术交流笔会,捐赠作品《幽居山林》为贫困学子点燃希望之光,为困难家庭送去温暖;2016年为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文化联合会捐赠粉彩《依山伴水》《高山流水》手绘瓷盘作品,慈善义拍会拍卖善款用于社区文化公共基金,2016年为景德镇市残疾人联合会捐赠《山高水长》作品,用于扶持贫困残疾人;2019年在“我和祖国共奋进述说珠山四十年”活动中捐赠作品《西风烈》支持珠山区档案馆事业。这些年,她为抗震救灾、助残扶贫、困难家庭等无偿捐赠陶瓷作品达10余件。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自己在行善的过程中也收获了许多的快乐。捐赠的作品,对于她来说或许只是奉献了一点善意,但是对于那些乡村孩子们来说这些资助却是他们通往知识之路的一条捷径。

这份善行与爱意的力量往往是相互渗透的,每个人都是这大千世界里的一颗水滴,很渺小,但是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不仅照亮了他人,也温暖了自己,同时,这种善行也会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着下一代,他们家的良好家风和优良品德也深得社区、邻里赞誉。

把每一件事情认真做好,就是不平凡。不论是艺术创作还是做慈善方面,她一直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回望何伟珍的人生历程,那奋斗不息的身影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图文/小万





上一篇:陈成:对陶瓷绘画的热爱和勤奋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何伟珍:走出鄱湖,结缘陶瓷...

瓷路芳华德艺双馨香溢远,载誉扬波帆正悬——记景德镇市“三八红旗手”何伟珍编者按芳华驻四季,绚丽半边天。景德镇以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为契机,越来越展示出开放、自信、实干的新形象。...

2021-12-16 人民收藏网
陈成:对陶瓷绘画的热爱和勤奋...

瓷路芳华德艺双馨,春色暖心编者按芳华驻四季,绚丽半边天。景德镇以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为契机,越来越展示出开放、自信、实干的新形象。为充分展示我市陶瓷行业的巾帼英雄适应时代要求,站...

2021-12-16 人民收藏网
黄丽君:传承中创新陶瓷粉彩画...

瓷路芳华一路行走,一路芬芳——访景德镇钰熹瓷艺设计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师黄丽君编者按芳华驻四季,绚丽半边天。景德镇以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为契机,越来越展示出开放、自信、实干的新形...

2021-12-16 人民收藏网
汪儒斌:坚守傩文化的传承...

湖北恩施:傩面具制作技艺的传人傩面具是傩文化中傩舞、傩祭、傩戏中使用的道具,是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傩面具种类众多,造型各异,一般为杨柳木和香樟木所雕,然后敷彩上漆,粗犷朴拙、庄典华丽。恩施市...

2021-12-16 人民收藏网
柯昌云: 传承传统 永葆“匠心”...

在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状元街,有一个“非遗”缠花手工技艺展示摊位,吸引着不少喜欢漂亮的年轻女孩的目光。现场展示缠花这一技艺的手艺人,正是首届晋江市工艺美术大师柯昌云。柯昌云出生于1985年,来自...

2021-12-15 人民收藏网
杨传文:守护匠人匠心传承非遗文化...

摘要:杨传文说,虽然困难,但仍然坚守对戏曲热爱的初心。对于时刻不忘弘扬非遗文化的杨传文夫妇来说,最好的守护便是传承,根据孩子的爱好,夫妇俩将儿子送到艺校学习唢呐。如今学有所成,俩儿子也经常跟随父...

2021-12-15 人民收藏网